歌者的行吟

歌者的行吟

应尚能于1930年5月回国,经黄自引荐与上海国立音专创始人萧友梅会晤,后者邀请他去校内举办一场以欧洲传统唱法演唱的独唱音乐会。据记载,这也是国内最早举办的个人独唱音乐会,惜乎具体时日已不可考。翌年,萧友梅亲自登门拜访,邀请应尚能到音专教授声乐课程并进行乐理、合唱、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后应尚能与周淑安、赵梅伯等共事,培养了中国第一代欧洲传统唱法的声乐专业人士,诸如斯义桂、蔡绍序等。在教学中,他较多地采用萧友梅、黄自、赵元任等人作品,又觉得中国作品拓展尚难构成体系,于是走上摸索用西方技法来写作中国歌曲的路子。不久后,他谱曲的《寄相思》《怀疑之梦》《鸡叫》《快活歌》《秋夜》《摇船歌》《吊吴淞》等被编入他与黄自、韦瀚章等人合编的《复兴初级中国音乐教科书》里,这些作品还被收入商务印书馆1935年出版的《创作歌集》和《燕语》,当时这两本歌谱以上海国立音专学校丛书的形式出版。鉴于当时国内乐理研究的严谨性和内容选择上存在缺陷,他又开始编写音乐基础理论教材《乐学纲要》,系统介绍欧洲传统乐理内容。

与此同时,应尚能频繁地在各地举办独唱音乐会,推广中外艺术歌曲的同时将这种音乐表演形制推向全国。1932年10月,他在上海国立音专举办中外作品独唱音乐会,并指挥黄自的清唱剧《长恨歌》的首演。1934年7月,他与满谦子、戴翠伦、丁善德等在南宁举办广西最早的音乐会。1934年10月,上海国立音专又在新亚大酒店举办音专师生精华演出的“本校教员音乐会”,应尚能参与了该场音乐会的下半场演出,独唱四首舒伯特艺术歌曲。同年12月,他们又去大夏大学礼堂举办音乐会。翌年7月4日,又在同一地点,应尚能以独唱《不屈之士》《吊吴淞》参与了这场名为“本国作曲家作品”的专场音乐会。1937年4月12日晚,北平国民大会堂举办了“教育部第二届全国美术展览会邀请音乐会”,这是沦陷前上海国立音专举办的最后一场音乐会,应尚能也参加了独唱部分节目。这年,他还在天津维斯理堂、北平清华大学、北平协和礼堂以及杭州举办了个人音乐会。

应尚能演唱的舒伯特《小夜曲》的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