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之后,中西合璧
巫漪丽的母亲李慧英为北仑李家之后,据2013年4月开馆的李氏家族纪念馆收藏之族谱显示,巫漪丽祖上为李也亭一系。李也亭长孙李书云也就是巫漪丽的外祖父,在清末民初的上海工商界可谓一言九鼎。1905年,他与“状元商人”张謇等人组建沪上首家民办轮船公司——大达轮船公司,随后出巨资与虞洽卿发起创办宁波人的银行——四明银行,还投资创办上海绢丝公司、海州赣丰油饼公司、华通水火保险公司,同时担任中华、劝业、厦门信用等银行及汉口既济水电公司、汉冶萍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辛亥起事前,李氏兄弟就加入同盟会。上海光复后,李云书担任江浙联军上海总兵站总监,负责为联军攻打南京供应军需物资。巫漪丽的父亲巫振英则是清华学堂、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及哥伦比亚大学高才生,在上海创办中国建设师公会。巫漪丽的长兄巫协宁是圣约翰大学的医学博士,中国著名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专家。小妹巫漪云是复旦大学英文系教授。
1936年,6岁的巫漪丽随舅舅去看好莱坞电影《子夜琴声》,片中男主角所弹的肖邦《幻想即兴曲》竟然令其失眠,“我感觉钢琴是个很美妙的东西,我就跟我妈妈说,我要学,妈妈拗不过我”。于是她便拜梅百器为师,与吴乐懿、朱工一、周广仁、傅聪可谓师出同门。1939年,她获得上海儿童钢琴比赛的第一名。巫漪丽初中就读于上海清心女子中学,入学初,其母即找到校长商谈如何学业练琴两不误,校长恰巧也是乐迷,于是专门为她安排课外辅导。高中时,她上的是培成女中,主要原因是该校是半天制教学,能够保障她有充足时间练琴,“我小时候练琴从没觉得枯燥,也没偷过懒,一弹钢琴就会很开心,这应该是我和钢琴之间的缘分”。
儿童时代的巫漪丽
1948年,她与上海工部局交响乐团合作在兰心大戏院演出贝多芬《第一钢琴协奏曲》,引起轰动,遂成为驻团乐手。1954年,她奉调入京,后来成为中央乐团的驻团钢琴家。抗美援朝战争时,她曾加入文工团入朝慰问,她回忆当时的总领队是贺龙,京剧方面有梅兰芳、程砚秋、盖叫天,小提琴及演唱方面有马思聪和周小燕。她给这些人用钢琴弹伴奏,也单独弹了一支中国曲子。那架钢琴是从埋了25米的地底下挖出来的,连琴键都不完整,但她弹得非常投入,志愿军战士热情很高。1959年5月,何占豪、陈钢作曲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以下简称《梁祝》)首演,某种意义上说,此曲可谓交响音乐民族化的创世纪之举。当时鲜为人知的是,巫漪丽曾经找来总谱,闭关三天三夜,创作出《梁祝》的钢琴改编版,“我对《梁祝》的改编,是一个中西音乐表达手法相糅合的过程,外国听众对它的接受度也很高。世界范围内最知名的中国乐曲,《梁祝》应该算一个。它的旋律确实非常触动人心”。1961年9月,她和丈夫杨秉孙合作演出钢琴和小提琴合奏版的《梁祝》。同场音乐会,巫漪丽还演出了肖邦的《摇篮曲》及《叙事曲第四首》。
1961年巫漪丽和丈夫杨秉孙在天津的合作演奏会曲目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