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回路转,长乐未央
庚子年初,新冠汹汹,全球文化产业持续停摆,欧美许多乐团甚至宣布破产。在经历了不到五个月的禁足期后,2020年6月13日,疫情以来的“宁交”首场线下公开演出开启,欧洲演出档期被迫取消的俞潞重返故里,上演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贝多芬第七交响曲演出。这一场精彩处是末乐章的痛饮狂歌,真如风卷残云,大有为疫情所困已久的时势出一口恶气之感。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场演出开场,选了巴赫第三管弦乐组曲次乐章咏叹调,令人想到2011年日本大地震后一个月,也就是4月11日在东京文化会馆举行的那场赈灾义演,当时曲目是“贝九”,受邀指挥的是祖宾·梅塔,那天也特别选用了这段音乐用于陪衬祷告,抚慰心灵,可见具有国际视野的俞潞,自有深意在焉。
7月11日,俞潞强手连发,奉献贝多芬第二、第五交响曲音乐会。两首都是“宁交”二刷作品,但俞潞带来了新气象——“贝二”声部间的融洽工稳,弱奏的静态细腻写意,织体的新鲜欲滴,比年初那场宁波首演更经得起回味,维也纳古典乐派风神在再现的同时又是鲜活如一汪清泉。下半场《命运》,俞潞的首乐章处理,乐句的长音时值比俞峰去年的演出要长出一截,深呼吸堪称气沉丹田,并未追求外观上的摧枯拉朽,而是呈现沉思过后的宏阔绵长,属于朝着沉郁浩大一路开凿的少见案例。但是连续演奏的三、四乐章所策动的狂势则像是1992年东京现场那个莫斯特指挥伦敦爱乐的神演翻版,壮哉俞潞!
2020年9月23日晚,带领宁波交响乐团在上海东艺中心演出贝多芬第一、第五交响曲的俞潞在谢幕时宣布,他将指挥“宁交”在2020年12月13—17日连续五晚完成贝多芬九部交响曲的演出,并计划现场直播和发行录音。此言一出,甬城雀跃,如此大手笔不但在国内空前,放眼世界范围也不多见。这意味着,借助对贝多芬250年诞辰的奉献,“宁交”以及甬城的文化地位将再次完成跨越。
跨年音乐会的首创者据说是维也纳的圆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早在1847年时他就已经指挥自己家族的作品在演出中辞旧迎新。二战以后,莱比锡首先建立起元旦前夜演奏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传统。进入20世纪60年代,随着欧美特别是德奥指挥家们接连光临日本指挥NHK交响乐团,近邻日本也开始在每年的12月推出贝多芬交响曲序列音乐会,其高潮则是第九交响曲的演出。2004年12月31日下午起至新年钟声敲响,东京文化会馆里也举行了一套贝多芬交响曲全集的跨年演出,由岩城宏之——在1969年便推出亚洲第一套贝多芬交响曲全集的日本指挥家——指挥NHK交响乐团演出,近邻掀起了一场岁末音乐狂欢。
演出结束,俞潞感谢宁波交响乐团全体成员
若干年前,笔者主持的《相约秋帆,洗耳恭听》节目曾经选取了2004版跨年音乐会的片段做过一期节目,当时的文案里还谈到“期待宁波推出中国版的贝多芬交响曲全集的跨年版”,没想到梦想这么快就接近现实。本书付印之际,这一版已由宁波本地班子来完成,音乐之城,名不虚传,幸甚至哉,歌以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