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博士
楼乾贵生于宁波,3岁时,随全家迁居天津。1936年,楼乾贵入南开中学读初中。抗战全面爆发后天津沦陷,楼乾贵除了经常去学唱教会歌曲,还曾向学长学习拉小提琴,欣赏唱片,但由于父亲的干涉,他没能报考音乐学院。1942年,楼乾贵考上了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但他并没有放弃对音乐的追求,而是自费学习声乐。1947年,楼乾贵考上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开始了同时上两所大学的忙碌生活。不过在上海解放前夕,楼乾贵遭遇过一次人生重大劫难。当时国民党在各高校逮捕了300余名学生,楼乾贵的罪名是接触地下党、演唱反动歌曲、参加非法合唱团,并且被判了死刑,要不是因码头工人罢工耽搁了行刑,他早被塞进麻袋沉海里了。
1949年7月,他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成为北京协和医院公共卫生系的医师和助教。朝鲜战争开始,楼乾贵组织了一场相当规模的为“抗美援朝捐助飞机大炮”义演音乐会,由沈湘教授帮助筹划,当时不少音乐界名流都踊跃参加。楼乾贵自是热情高歌,遂开始被音乐界所知晓。1953年,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陈良负责组建代表团参加在罗马尼亚举行的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在考虑人选时,他想到了当初在唱诗班一起唱歌的楼乾贵,但当时协和医院归军委卫生部管理,正在大量接收前线伤员,“一个都不准外调”。陈良请示了周恩来之后,经过层层程序,总算把楼乾贵给调了过来。起初,楼乾贵还以为是去参加合唱,当他得知是要出国参加独唱比赛,一时不知所措。他一没谱子,二没歌词,而且他根本就没有经过专业声乐训练,但就是这样临时抱佛脚,他凭借刚刚学的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竟一举拿下二等奖——这是新中国在国际赛事上第一次获得声乐奖项。
1954年,楼乾贵随中国人民解放军歌舞团赴苏联、捷克、波兰、罗马尼亚等国巡演,被授予罗马尼亚国家红星勋章、波兰国家骑士十字复兴勋章,在苏联期间录制了独唱歌曲唱片。《真理报》还发表专文,高度评价楼乾贵演唱的《叶甫根尼·奥涅金》里的连斯基咏叹调。次年,楼乾贵调往中央实验歌剧院,开始了他纯粹的歌唱事业,他主演了《蝴蝶夫人》《叶甫根尼·奥涅金》等世界经典歌剧,代表当时中国声乐艺术的最高成就;还录制了《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等歌曲的唱片,广播里几乎天天都能听到他的歌。楼乾贵的歌声明亮清澈,被声乐界认为是中国男高音歌唱家中最漂亮的声音,还被称为20世纪60年代歌坛的“四大家”(朱崇懋、楼乾贵、臧玉琰、孟贵彬)之一。1956年8月26日,楼乾贵在《人民日报》发表了文章《中国歌和洋唱法》。当晚他刚好有一场在怀仁堂的演出,周恩来专门找到他并公开表示:“我拜读了大作,你的立论是正确的。”次年“反右”,中央实验歌剧院来了一个人通知他:“楼乾贵,你被划成右派了。”说完就走了。紧接着,楼乾贵失去了演出的机会,收藏的音乐文献全部被毁,儿子也被要求与其划清界限……
楼乾贵一生透着无尽的荒诞与悲凉:他梦想歌唱,却进了医学院;他想用歌声赞美时代,却被判了死刑;他从未有过专业训练,却荣膺国际大奖;他想在艺术上大展宏图时,却被告知不能再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