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星辰

重生的星辰

胡晓平得奖后,开启了频繁巡回演出的新生涯,“布拉格之春”音乐节、北美21座城市独唱音乐会也将她的知名度迅速升至全球高度,里根总统访华,指名要见胡晓平。1984年8月15日,胡晓平返回故乡,在柴桥影剧院举办敬乡音乐会。这场演出考虑到听众的口味,较多安排了中国艺术歌曲,《我爱你,中国》《我住长江头》《红豆词》《小河淌水》等激起无限乡愁。然而成名后的胡晓平在国内的艺术之路并非顺遂,她与国外演出机构原本可以签订的合同也因为种种原因告吹。1986年,胡晓平申请公派留学未果,遂决定自费到曼哈顿音乐学院留学。于是,胡晓平很快淡出了公众视野,随声乐名家卡莱里学习三年。1990年,在遭受感情的巨大变故后,她把家安在了加拿大多伦多。移居异国,在胡晓平看来,是一次重获新生的机会。

1992年,“胡晓平合唱团”在多伦多创建。合唱团在大型演出时可排出60人的庞大阵容,足迹遍布加拿大全境,向海外世界展示着华人艺术家的风采。20世纪90年代后期,胡晓平又到匈牙利举办音乐会,与匈牙利歌剧院合作演出《艺术家的生涯》并灌制唱片。随后,她又成功地在莫斯科、圣彼得堡和维也纳举办个人演唱会。1997年香港回归,胡晓平应邀参加了庆祝演出。1998年,俄罗斯天文学会把一颗新发现的太空小行星命名为“胡晓平星”,象征着她美妙动人的歌声永远响彻浩瀚的天宇。1999年,她在春晚饱含深情地献上一曲《风,请你告诉我》。2006年,胡晓平受聘为宁波大学特聘教授,创建“胡晓平声乐艺术中心”。她说:“宁波是我的家乡,虽然旅居海外多年,但我的心一直和这片土地连在一起。作为音乐家,我有义务为家乡音乐事业的发展做贡献。在家乡建立一个好的音乐教育体系是我的理想,条件固然艰苦,但我有信心。”同年6月8日,在宁波大学成立20周年的校庆系列活动中,胡晓平再度登台,倾情演唱了她最拿手的保留曲目《我爱你,中国》。

胡晓平演唱的欧洲艺术歌曲专辑《月光》

本文最后谈谈胡晓平的艺术留痕。章杰民先生的收藏里,有一份是上海乐团纪念联邦德国现代作曲家卡尔·奥尔夫90周年诞辰的《卡尔米拿·布拉拿》(今译《博伊伦之歌》或《布兰诗歌》)中国首演节目单,是1985年11月30日和12月1日的两场,指挥曹鹏,合唱是上海乐团合唱队,演奏是上海乐团管弦乐队,女高音独唱的一栏则写着胡晓平的名字。从改革开放到背井离乡,胡晓平一共活跃了7年左右,但是出于历史原因,中国音乐家普遍缺乏录音意识,中国的唱片业也缺乏市场意识,所以胡晓平演唱留下的影像资料不多。笔者收藏品里只有如下几种可供读者诸君参考:一是中国唱片上海公司发行的艺术歌曲专辑磁带,题为《歌之翼》,伴奏是上海音协室内乐团,指挥胡咏言。三是中国唱片公司发行的黑胶版欧洲艺术歌曲专辑《月光》,曲目含福列《月光》、舒伯特《山岩上的牧羊女》、勃拉姆斯《信使》等,钢琴伴奏韦福根。三是中国唱片公司发行的外国歌剧选曲,曹鹏指挥,上海交响乐团伴奏,封面特别注明艺术指导高芝兰教授,胡晓平的名字由上海书法家周慧珺书写。胡晓平全盛期的演唱,音色其实是朴素平易的,基本功极为扎实,没有瑕疵,情感的控制力非常强,放在全世界声乐艺术成就里来看,也可称自成一家。胡晓平是宁波的骄傲。

俄罗斯天文学会颁发的“胡晓平星”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