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一场
洪腾1979年演奏会说明书
1961年10月25日《新民晚报》刊登洪腾等载誉回国的消息
“我别的事不会做,只会弹琴与教琴。”洪腾为人低调,她说自己只想做到“称职”。作为钢琴家,洪腾先天条件不佳,手偏小,她曾为此苦恼:“父母给了我一双不是很大的手,我虽可以够到九度,但要突出八度技巧的亮度,我是欠缺的。”所幸她有一颗感悟力较强的心,用心演奏,掌握乐章的灵魂和乐句的走向,这也成了她习惯去思考、去控制自己、去投入乐曲中的关键。1983年,洪腾应邀担任法国巴黎国际钢琴比赛评委,4年后又担任美国亚拉巴马州国际音乐节钢琴比赛评委,并举办独奏会与讲学,同年定居洛杉矶,后一直从事钢琴教学。
本文部分资料由定居洛杉矶的章杰民先生提供,章先生与洪腾是相识50年之久的好友。据章先生说,洪腾是“文革”后上海音乐学院第一位举办独奏会的钢琴教师,尽管演出次数有限,说明书还是油印的,但是曲目单里显示,洪腾对西班牙作曲家阿尔贝尼斯的作品较为拿手,这也是中国钢琴家们不太注重的领域,可惜迄今未见洪腾有唱片传世。为写本书,笔者跟章先生常常联系,如下文字来自微信,或可见出钢琴家较私密且生动可贵的另一面——
洪腾进“上音”之前,迷施纳贝尔(奥地利钢琴家,被视为20世纪贝多芬圣手)迷得不得了,说古典音乐的钢琴家至今还是最喜欢施纳贝尔。我之前只知道她喜欢霍洛维兹(美籍乌克兰钢琴家)。我们“文革”时相识,那时她一个私人学生是我家很亲近的朋友。她哥哥是我发小,在她家遇到多次,后来和我关系亦好。我们两家之后还涉及些家事,常来往。她为出国的一些准备工作我也有帮忙的,我出国后,女儿也是由她教琴,但因太熟,上课时总喜与我聊天,后来我们便转去另外一个美国老师处了……记得1987年中央乐团访美,已在科蒂斯音乐学院上课的李坚与之合作,仍弹拉威尔钢琴协奏曲。在芝加哥演出后,李半夜打电话给我,说自己在台上一边弹一边想起随洪习琴的种种,泪从眼中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