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北归
在担任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的20年里,俞峰最重要的履历是两个,一个是2001年到2007年的深圳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一个是2009年以后领衔中央歌剧院。两个履历都经受了艺术和市场两方面的考验。
深圳交响乐团目前是国内最国际化的交响乐团,这个乐团的底子是俞峰当家的那六年打下的。一位朗诵家曾经回顾他在俞峰指挥的深圳交响乐团的排练:朗诵家酝酿好情感,调整好状态,当音乐到了他该开口朗诵的时候,俞峰从乐队方向转过脸来,手势还在乐队方向指挥,眼看着朗诵家,用下巴给了他一个开始的指示,这一下,他竟没张开口,像遭受重创一样,“整个人都散了”,排练只好中止。他说:“当俞峰看我一眼,我突然感到他和乐队要得很多、很大,而我当时的状态,我对作品的理解、情感储备等等,给不了他所要的,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到了一种溃败和怯退……”俞峰说过:“一个艺术家仅仅停留在艺术上是不够的,你将艺术看得很大,却往往越做越小。我其实是个关注面很广的人……这个(指挥)是小意思,但是你不把整个人的思想、眼界、状态开阔,就不会把这个做得有意思”“深交现在进步多大呀!5月份去北京演出,给国际钢琴比赛伴奏,让北京那些专家、权威什么的看到了一个全新的深圳交响乐团。我在这之前抱了一大堆深交演奏的乐曲的录音,跑到周广仁、吴祖强这些老先生家里。我说你们随便抽,深圳交响乐团不怕你们听。在吴祖强先生家里,我陪着他听了整整一个下午,很少说话,听完了,吴先生说,深圳交响乐团是不错!我们考虑考虑。后来,国际钢琴比赛没有选择北京的那么多交响乐团,而把这个机会给了深圳交响乐团。这个多好!”
俞峰对合作对象极为挑剔。“2004年中央歌剧院聘请我做指挥和艺术总监。一开始我不太乐意,太忙了……说只排练不演出,排练三天后,我觉得大家非常渴望进步,心很诚,很有上进心,大家的努力给了我很好的印象,后来我就开始开音乐会了。”2006年,俞峰放弃了深圳交响乐团为期五年、年薪百万的音乐总监聘书,正式调入中央歌剧院担任艺术总监,三年后出任副院长,又三年出任院长,成为中国歌剧院国家队掌门人。俞峰说:“歌剧要顾及台前合唱、幕后合唱、戏剧表演、舞台美术灯光,台上近两百人,对于这些,艺术总监要全部把控,指挥要进行现场把控。歌剧是音乐的综合艺术,音乐领域的航空母舰……我的所有演出曲目都尽量不重复……随着年龄增长,看谱会很费力,所以现在也一直在背谱子。去年和前年每年六部歌剧,每部歌剧的谱子近百页……我这辈子是被音乐套牢了。”
2006年,俞峰带领十余年未出国门的中央歌剧院出访东南亚,令之在国际合作和制作水准上达到了新高。2008年,俞峰带团出访美国八个城市,举行为期一月的巡回演出,同年又受埃及文化部及国家剧院邀请在开罗上演歌剧《图兰朵》。俞峰在中央歌剧院期间,最不同凡响之处是在国家大剧院完成了瓦格纳的鸿篇巨制《尼伯龙根的指环》的中国首演。此剧分四晚演出,总时长达16小时,亚洲方面此前仅有日本组织国际纵队完成过亚洲首演。2014年10月28日,俞峰带领中央歌剧院在宁波文化广场大剧院上演了《尼伯龙根的指环》里的第二部《女武神》,演出从晚上七点半开始直到午夜时分才告结束,是为宁波音乐史上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