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舌尖上迎娶大明湖畔穿着婚纱的雪丽白荷

在舌尖上迎娶大明湖畔穿着婚纱的雪丽白荷

一朵白荷花,盛开在七月的夏。在凌晨采下,用一捧红豆碾做春泥,在花瓣间涂满夏的思念和甜蜜。穿一身雪丽的白婚纱,然后,让味蕾,迷醉在这个夏天里。

以前,济南遍城皆泉,有名者七十二处,故称“泉城”。群泉汇流,入济南旧城北低洼处,成一湖,名曰大明湖。环湖皆柳,水中遍荷。但、随着多年的城建,现在的大明湖,南与五龙潭被趵突泉北路相断,北面已填平为北园镇,这“半城湖”早就不复在了。幸好,荷花与柳树尚在,让人尚有一丝对昔日美景的念想。

大明湖最美的季节是初夏,绿柳垂金线,无尽的翠翠荷叶间便悄绽了亭亭的荷花,随风摇曳舒展,远望去,好一幅“荷红苇翠映碧水,草长莺飞满锦塘”的美丽景色。

荷花是极美的,莲梗挺拔着,花蕾硕大而且雅致。有的昂然盛开,亭亭地玉立着,散发着淡淡的幽香;有的还只是新苞,初露尖尖角,半掩半盖成瘦瘦的一株,别有一番娇羞颜色。荷花儿多是白色的,也有红色的,琼叶田田中,花儿绰约生姿,摇着媚笑儿,弥漫在清香的水气中。看这花儿、这叶儿,不禁想起朱湘先生的《采莲曲》来:小船儿轻飘, 杨柳呀风中颠摇;荷叶呀翠盖, 荷花呀人样娇娆。……薄雾呀拂水……

荷花不仅美,入馔更是好。济南有一道菜,叫雪丽白荷,就是用白荷花做的,吃起来很是甜美。

要论赏荷花,我更喜欢白荷花的雅致,红荷花就有些落了俗套了。而且仅就吃食来说,白荷花清香怡人而红荷花却略有清苦,就连白荷藕也比红荷藕来得清脆。吃白荷藕,切不可用刀切,遇铁就沾染了俗味,要用荷叶包起,用拳头轻捶,就脆裂成块,就像脆梨一样,脆甜脆甜的,下酒最好,而且不需要用白糖或蜂蜜来提甜味,否则就画蛇添足了。至于红荷藕,淀粉够足,煲汤最好。

用荷花入菜,我听韩一飞兄说过一道“湖菜鸡块”。白荷花只取花瓣,割去梗部,在沸水里一过,再与白莲子、茭白、蒲菜一起用高汤“渡”一“渡”,才下锅炒,最后下滑过油的鸡块,兜匀,少许清汤打芡,即可出锅。这道菜是一道济南老菜,早已经无人再做,我无缘一尝,也只能在一飞兄的描述中,想象那一番味道了。

吃不到湖菜鸡块,但我吃过用白荷花做的“雪丽白荷”,也带央视“吃货传奇系列节目栏目组”和《消费主张》栏目组两次拍过这道菜。

这道雪丽白荷要用到的白荷花,最好是清晨顶着露珠采撷下来的,那时候的白荷花是似开非开,含苞欲放,像一个似拒还迎的白衣女子。这让我想起了金庸先生笔下的小龙女,白衣飘飘,宛若仙子。若是拿琼瑶笔下的夏雨荷来比喻,却有些俗了。非要清晨来采不可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若等到朝阳升起,白荷花开了,香气似乎就散去了,那股子韵味就大打折扣了。

白荷花采来,摘去花心,用清澈的泉水将叶瓣逐片洗净。当年的新红豆用泉水泡过,再用小火煮得稀烂,细细地碾成豆蓉,手指捻过要像细细的沙才够好,然后在一片白荷花瓣上密密地抹上一层豆沙蓉,再盖上一片白荷花瓣。一飞兄说,传统的做法是顺着长边对折,用蛋清黏合,而不是两片叠加。但现在人没那么讲究了,我吃的就是两片叠起的。

然后就要挂上雪丽糊,下油锅来炸。所谓雪丽糊,也叫蛋泡糊,是用蛋清搅打上劲,要至雪花白絮状,筷子插于其中不倒,抑或是倒转盆而不落,此时再加淀粉拌匀成蛋泡糊。此中关键是雪丽糊要顺时针一次搅打成型,并要立即挂糊下锅浸炸。若分次搅打,则雪丽糊不够饱满,且不易附着,炸出的菜肴也没有膨胀之感。

炸雪丽白荷油温不能高,油三四成热时就下锅,因为吃的是荷花的清香,油热就如同焚琴煮鹤。荷花本是娇嫩之物,所以待雪丽糊炸酥脆即可。将花心放在盘中央,炸好的雪丽白荷在盘周摆成荷花形,浇一勺桂花酱。吃来,先是桂花香甜,再是荷花的清甜,最后是豆沙绵甜,几种甜味由舌尖依次而来,真是妙。一朵白荷花就像一个白衣仙子,而一道雪丽白荷,吃在嘴里,就像在舌尖迎娶一个俊俏又甜美的姑娘,满是生活的味道。

还有一次,我去长春,烹饪大师侯胜才老哥带我吃到了一味传统吉林菜——雪衣豆沙。它是和雪丽白荷很相似的一道菜。

初上桌,我就颇为喜欢,只见蓬松鼓泡像棉桃似的一团,白黄胖胖的,憨态十足,隐约透出豆沙的绛红色,上面撒着细细的白糖,雪衣之名应该由是而来。入口,外面是浓郁的蛋香、油香,香甜而绵软,而包裹的豆沙馅绵绵的、甜甜的,混合着猪油的独特香味,还有豆香,在口中甜香、软糯、滑爽数味缠绵,好吃极了。

同行的哈尔滨兄弟小胖告诉我,这是一道传统的东北老菜,也叫雪绵豆沙,因其形其色,故又称为蛋清羊尾。而侯哥说,此菜看似简单,实则烹饪甚为烦琐。

精选当年新收的红豆,用清水浸泡涨发,加红糖和水,小火煮烂,再捣烂成泥,然后搓成元宵般大小的丸子,拍上生粉备用。取几枚鸡子,磕蛋取清,同一方向搅打上劲,再加生粉拌匀成蛋泡糊。

此时,热油锅,取豆沙馅,裹蛋泡糊,以顺时针方向迅速地搅拌,轻轻地放入油锅,再不断地舀油浇, 炸至鹅黄色,蛋泡糊受热膨胀, 雪白的豆沙球在油中翻转不停,捞出沥油,再复炸以求皮酥脆。撒少许绵白糖,装盘上桌。团团如棉桃,暄软涨满香甜,真是好。

雪丽白荷和雪衣豆沙,二者在做法和口味上都有些共通之处。要是论名字,我更喜欢“雪衣”这个名称,一听,就仿佛看到了一位穿着一袭白纱的女子,曼妙生姿,回眸一笑百媚生。但突然我想到,打个比喻的话,雪丽白荷就像大明湖畔白衣飘飘的荷花仙子,而雪衣豆沙则像一个披着婚纱的樱桃小丸子,想到这里,禁不住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