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饼卷猪头肉的博山清晨

煎饼卷猪头肉的博山清晨

窃以为,治疗乡愁有两个办法,一是能畅快地用家乡话聊聊天,二就是吃一顿家乡的饭。那熟悉的味道,不一定有多可口,但一定是最亲切的。

食物从来都是从心的,本质,是爱。我的舌头是唯物主义者,但我的胃是唯心主义者。所以,味道,自有分别,但胃口,从来没忘记乡愁。

这种感觉让我总结了一句话:家乡胃还得家乡味。只要是亲人亲手所烹的,只要是和亲人在一起的,只要是家乡的味道,便是,人间好滋味。

每个地方都有让人想念的味道,对于我的家乡博山,我最怀念的早餐,是煎饼卷猪头肉,每每回去,必须大啖一顿,方才解馋。猪头肉常见,煎饼亦是平常的,而煎饼卷猪头肉这样的搭配,作为早餐,我只有在家乡才能吃到。

博山的早点是很有讲究的。若吃煎饼卷猪头肉,讲究的是煎饼要热,猪头肉要凉且是要带肉冻的,而喝的,必须配猪血汤。煎饼一定是要热鏊现摊的小米煎饼,猪头肉要吃簸箕掌的。因为博山赵庄簸箕掌附近以前有个肉联厂,簸箕掌村因了挨着肉联厂,所以很多村民精于制作肉食,猪头肉和剔骨肉做得尤其好。

几个肥头大耳的硕大猪头,用烧红的烙铁烫,再用滚烫的热水浸泡,刮毛劈开,用秘制的调料,慢火卤煮到皮肉软烂,但博山人吃猪头肉是不喜热吃的,必须吃带着肉冻的,所以冬日要放到屋外,夏天要放到冰箱里去“砙”肉冻,猪头肉里那浓郁丰富的胶质,和醇厚的酱一起,让一锅猪头肉带着肉冻被“砙”得酱红香醇,软糯酥烂。

选自己喜欢吃的部位,或耳朵或口条或猪脸。口条、拱嘴处吃的是肉嫩细腻,脸腮处吃的是皮滑肉嫩,最妙的是猪耳,切得薄薄的,带着些许的脆筋骨,咬在口中略有嘎吱脆头,最好吃。称上三两猪头肉,叫店家切得飞薄,盘子底下舀上颤悠悠酱红色的肉冻,猪头肉码放其上,和热乎乎现摊的小米煎饼一起端上桌来。正宗的吃法是把热煎饼摊开,把猪头肉散落在煎饼上,一定要再加一些肉冻,卷成桶状,大口咬下,煎饼的米香和猪头肉的肉香交织在一起,热热的煎饼和冰冰的肉冻在口腔形成了独特的感觉,妙不可言。

除了猪头肉,还可以来点酱卤的肥肠或者猪肚,那滋味就更浓厚了;还可以叫店家炒个鸡蛋来吃,磕两枚鸡子儿,搅打成蛋液,热锅热油,蛋液下锅,兜炒得极嫩出锅,若想吃点辣味,就放些辣椒炒成辣椒炒蛋,卷在煎饼里,也是好吃得很呀。嫌早上吃猪头肉太油腻,想吃点素的,就来块用肉汤煮过的炸豆腐,切细细的条,用葱丝拌了夹上,也好吃。小菜呢,可以来盘苤蓝丝儿,青的豆嫩脆,红的花生甜香,黄的海米鲜香,白的苤蓝丝清清爽爽,伴着花椒的麻香清香爽口。还可以来盘花生青豆猪皮冻,再来几条“大头㸆”咸鱼,也好吃呀。

吃煎饼卷猪头肉一定要喝猪血汤。必须用当日现杀活猪放血所做的血旺,必须猪油炝锅,那样才香,必须加多多的胡椒,胡椒独有的香辣冲淡了血旺的微微腥臊,糯而香,浓郁扑鼻。咬一口猪头肉卷煎饼,喝一口猪血汤,这是博山早上最奢侈的早餐。

我每每回博山,早上,总是先去来一顿猪头肉卷煎饼,再去吃一碗烩牛肉。胃口,回来了。心,也就回来了。

家乡胃,还得家乡味儿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