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是中国的原产蔬菜。据农学家的研究,白菜是由南方的小白菜几经变种和交植,并和北方的芜菁天然杂交而来的。

原产中国南方的小白菜,在古书里叫作菘。南朝萧子显的《南齐书》载:南方有小白菜栽培,称为“菘”。而南朝周颙有文“春初早韭,秋末晚菘是也,味美而食久”,说的就是小白菜,那时候还没有大白菜呢。史至元代,才有了关于大白菜的记载。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上第一次将“菘”直接叫作白菜,并精细绘制成图。到了明清时期,大白菜逐渐为世人所接受并开始有了广泛的种植。

白菜有南北之分,青黄之别,其中渊源,另文再说。且说北方的白菜,它有诸多品种,如山东胶菜、北京青白、天津青麻叶、东北大矮、山西阳城大毛边等。而产自山东胶州一带的“胶菜”,叶帮细薄软脆,生食清爽,熟食甘肥,最为甜美。在古代胶菜传入日本、朝鲜,被称为“唐人菜”或“山东菜”。

胶菜最味美的季节是霜降后。清史学家柯劭忞作《种胶州白菜》诗曰:“翠叶中饱白玉肪,严冬冰雪亦甘香……” 鲁迅先生《朝花夕拾•藤野先生》一文有这么一段文字:“大概是物以希(稀)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到浙江,便用红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里,尊为‘胶菜’。”所谓“挂羊头卖狗肉”,以鲁胶菜之名卖京白菜,“胶菜”的味美和盛名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