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要是到博山馆子里去吃这碗烩菜,那讲究可就多了。
馆子里的烩菜,就是博山“四四席”起席后,把剩下的配菜,比如汤肉丸、三鲜汤、炸肉、炒三鲜等一锅烩,演变而来的。而馆子里的烩菜也是分档次的。上等的称为“海烩菜”,配有海味,中等的称为“上烩菜”,一般的称为“行烩菜”,更大众化的还有“全汤豆腐菜”“扁粉菜”“酥肉皮渣烩菜”等,其中“行烩菜”为百姓家庭常见的:配料丰实,汤菜一体,原料荤素搭配,肥瘦兼有,粗细相合;主料有蹄筋、肚片、炸肉、五花肉、白汤丸、皮肚、腐竹、青菜、炸豆腐等,中档的加鸡块、肥肠、汆丸子、玉兰片、木耳等,高档的加海参、鱿鱼、海米等。烩菜也可用火锅上席现烩现吃。
我收藏了一本《博山饮食》,关于烩菜它是这么讲的:
“烩菜,有荤、素杂烩之分。素杂烩,是将各色新鲜蔬菜烩在一起而成。而博山的烩菜指的是荤杂烩。旧时的自制宴席标准一般是四平盘、四行件、三大件、两饭菜的海参席,条件差者以海茄代替海参。两饭菜,一般是一汤一炒,一炒多是芹菜炒肉,一汤多数情况下就是烩菜。
“主料:丸子,水发皮肚、松肉、水发笋、水木耳、白菜、虎皮肉、老蛋。
“配料:汁汤、香菜、酱油、盐、胡椒粉等各少许。
“做法:
“1.将嫩白菜截成1.5厘米×5厘米片状,水笋、水木耳随刀截开,皮肚切成寸二长抹刀片,老蛋切片,入开水锅内焯透,再捞入清水中。
“2.将炸好的大块松肉用刀截开放入碗中,加入开水,吐净其油脂,虎皮肉切成0.5厘米宽条状。
“3.取一干净碗,将焯过的皮肚、水笋、水木耳、老蛋攥净水分放入碗中,加入丸子、虎皮肉,最后放入白菜,加入汁汤,食盐少许,入笼蒸透。
“4.蒸透后,将碗取出,并将其置于垫上搌布、朝上的右手掌上,左手拿大汤盘,食指置沿上四指朝底,扣于蒸碗上,迅速翻转,使盘底朝下、碗底朝上,将其中的汤溜入净炒勺中,取出蒸碗;炒勺内加足汁汤,加酱油、盐、胡椒粉、香菜末,调适撇浮沫,浇入盘中即成。
“此菜味醇而不油腻,软滑,笋脆,口感好。
“虎皮肉的做法:将带皮五花肉,以拧干的净搌布擦去皮上的油水,在其上涂糖色或甜酱,晾干,皮朝下入油锅炸至肉皮起泡,捞出即成。
“松肉的做法:将细淀粉加入碗或小盆中,打入鸡蛋,拌匀,不可太干或太湿,将其置于温热处,使其发发酵;将肥猪肉膘切成0.5厘米见方、4厘米长的棒状,加细盐腌之;待所糗鸡蛋糊鼓起,将所腌肉膘条放入糊碗或盆中,且使其沾满糊,以竹筷将其夹入温油锅中炸透即成。可以用虾皮(或海米)代肥肉膘,做松虾皮(或松海米)代松肉。
“冬季可将做烩菜的诸料投入锅中,即为什锦火锅,或称全菜火锅,只不过装时将所烫之白菜置于下边而已。
“无虎皮肉可以白猪肉代替,丸子可用鸡肉丸代替。做此菜不用油爆锅,在家中自做自食,可将各料放入同一小盆中蒸透,就盆而食。此菜也可用蹄筋或鱼肚代替皮肚,向里加入海鲜也无不可。”
讲究吧?现在没人这么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