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经济处于发展或停滞状况的条件
依据人均GDP大小可以将各个国家分为高、中、低收入国家,依据经济增长率水平可以区分一个国家的经济是不断发展还是处于停滞,由此组合成六种可能的发展状态。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那么我们称之陷入了经济发展的陷阱。在现实中,既可能存在中、低收入水平陷阱,亦可能存在高收入水平陷阱。一个国家的经济究竟为何处于该种发展状态,我们可以依据该国技术创新成果的研发效率及其驱动经济发展效率的高低来进行解释。
根据前面的研究,当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效率足够高:a 21·k 2·a 12≥a 11·a 22时,一国经济可以处于持续发展状态。当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效率低下,即a 21·k 2·a 12<a 11a 22时,一个国家的经济仍存在不断增长的可能,但由于国民总收入存在稳态最大值,这种发展状况不可以长期持续,最终总会落入经济发展陷阱。由稳态均衡时,最大产出水平(R 1·a 22-R 2·a 12)/(a 11·a 22-a 12·a 21·k 2)的值除以这个国家的总人口数,可以得出稳态时人均国民总收入Y max,其大小则决定了经济发展陷阱的类型:如果Y max小于中等收入水平的下限值Y low,则为低收入水平陷阱;如果Y max符合中等收入国家的标准,则处于中等收入陷阱;如果Y max大于中等收入水平的上限值Y high,则陷入了高收入陷阱。
对于低收入陷阱的成因还存在一种特殊情况:由于一个国家的产出水平过低(小于R 2/a 21k 2),它无法投入足够的资源进行研发,以至于研发动力不足以对抗技术本身的折旧,使得G t=0。该国产出水平存在上限R 1/a 11值时的人均收入水平往往小于中等收入水平的下限值。即低水平的人均收入水平不能够投入足够的资源进行研发,使得新技术无法产生,生产要素的生产率水平无法提高,导致收入停留在低收入水平,由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使得低收入国家陷入低收入陷阱无法自拔。
归纳以上讨论,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果(见表3):
表3 经济增长与不同收入陷阱的产生条件

对一些关键参数的讨论。我们可以发现通过技术创新和进步来驱动经济发展时,有一些关键参数决定了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速度和经济发展的水平。
从决定经济收入增长速度和收入水平的角度来看,不依赖于技术创新成果变化的、技术进步决定经济发展的速度R 1不仅对收入的增长速度有决定性的影响,而且R 1的高低对收入的上限值有决定性的影响,也即R 1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经济是停留在中等收入水平还是高收入水平。显然,R 1的高低取决于技术创新资源不变时驱动经济发展的效率。
如果技术进步方向在于改进产品的质量和增加产品的种类,这有利于边际收益递减速度a 11的减少,这是新经济增长理论质量改进模型和产品种类模型的基本结论。如果技术创新成果能够更好地适应于市场经济的需要,则有利于提高技术创新成果的利用效率a 12。
从技术创新成果积累角度来看,加速折旧的系数a 22往往与人才结构和寿命、科学研究方向和进展速度等因素相关,合理的人才结构,正确的科研方向所积累的技术创新成果其折旧速度相对要低。积累技术创新成果效率a 21主要取决于人才培养的效率和科学研究的效率,还取决于科学管理体制效率及其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