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阈值障碍与风险障碍
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最为明显的两大障碍是阈值障碍与风险障碍,这是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需要依靠动力机制加以克服的障碍。
1.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阈值障碍
所谓阈值是指发生变化的最小值。企业的技术进步过程并不是连续变化的过程,即技术水平并不是随着研发投入规模的增长而连续增长的。首先,企业技术创新的研发投入需要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够启动;其次,虽然技术创新提升技术水平的程度与研发投资规模是正相关的,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连续变化的过程,即有效率的研发投资可能会导致技术水平的快速增长,而无效的投资并不会导致技术水平提高;最后,一次成功的研发投资,一般会导致技术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其变化是不连续的,即技术进步本身是跳跃式的。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简单的事实就是,因技术创新成功,新的技术所形成的产品型号本身标志着产品性能的不连续变化。当技术创新投入产出过程是不连续变化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技术创新的阈值障碍,即存在导致成功的技术创新和进步的所需要满足的最小值条件。
经济活动中的研发投资主要达到两个目的:降低生产成本或者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投资可以使企业获得成本优势进而提高企业产品的盈利能力,我们可以以单位产品盈利能力的提高量Δp来反映企业单位产品盈利能力的提高。研发投资所带来的产品质量的提高也可以以单位产品盈利能力的提高量Δp来反映。
如果一企业有一次性研发投入Crd,则单位商品盈利能力的提高量Δp是Crd的函数:Δp=f(Crd)。以下称Δp为技术进步的单位产品收益,f(Crd)为技术进步函数。
显然,技术进步函数具有以下特性:当Crd=0时,Δp=0;且f'>0即是RD的单调递增函数。
一个生产者研发投资所带来的总收益取决于技术进步之后销售量与单位收益的乘积,而技术进步之后销售量又取决于技术进步之前的销售量Q和因技术的变化所带来的销售变化量ΔQ,因此,总收益应该为Δp×Q+Δp×ΔQ,研发投资形成的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经济利润有:

令Δp/Crd为研发效率,研发效率即为技术创新带来的单位产品收益与总研发成本之比。
显然,研发效率的阈值是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纯收益为0时的研发效率。令Л=0,有Δp/Crd=1/(Q+ΔQ),这是研发效率的阈值。
显然,当(Q+ΔQ)足够大时,即便研发效率很低,也存在某一销售量(Q+ΔQ)使得Δp/Crd>1/(Q+ΔQ),即只要市场规模足够大,在理论上企业技术创新都可以克服研发效率的阈值障碍。
但是,如果(Q+ΔQ)不是足够大,则Δp=f(RD)可能无法满足Δp/Crd=1/(Q+ΔQ)条件,即任一规模的研发投入均无法达到研发效率的阈值,在这种情况下技术进步的研发无法产生。因此,存在一个导致技术进步产生的最小销售规模,这是需求规模阈值。
依据Δp=f(Crd)和Δp/Crd=1/(Q+ΔQ)条件,我们可以确定使得研发效率达到阈值的研发投资规模Crd的最小值,即需求规模既定且大于需求规模阈值情况下,存在一个研发投资规模Crd的阈值。只有当研发投资规模不小于这一阈值时,其研发效率才能够不少于研发效率的阈值。
根据以上研究,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第一,企业的技术进步存在由其需求规模所决定的研发效率的阈值,研发效率阈值与需求规模成反比。
第二,研发效率既定的情况下,存在一个需求规模阈值。需求规模阈值是导致研发效率能够达到研发效率的阈值所需要的最小需求规模。
第三,当研发效率既定、需求规模不小于阈值的情况下,存在一个研发投入规模的阈值,这一阈值是使研发效率等于研发效率阈值所需求的最小研发投入规模。
由此可见,企业进行充分的技术创新来获得经济利润时,必须克服研发效率的阈值障碍、与研发效率相关的市场需求规模阈值障碍和研发投资规模阈值障碍。
2.技术创新风险障碍的两个方面
以获得经济利润为目的的技术创新有技术风险和经济风险两个方面的障碍。
第一,技术创新过程本身存在的技术风险障碍,即技术创新并不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的技术目的,表明技术创新本身存在不确定性的风险障碍。技术创新的风险障碍既可能发生在创立新产品的产品创新过程中,也可能发生在改进已有产品质量的生产技术、改进生产工艺流程、降低生产过程物耗成本的过程创新中。
技术创新的技术风险障碍大小首先取决于技术创新所要达到的目标高低和采用技术手段的水平高低。一般来说,创新程度较高时其达到目的的风险障碍比较大。具有较高程度风险的技术创新涉及基础研究与基础技术性的发明与创新、基于新原理新技术所导致的重大产品创新、具有开创性新的生产工艺的创新。具有中等程度风险的技术创新有:使用既有技术的产品创新、对现有生产工艺进行重大改进、基于已有产品开创新的产品。风险程度相对较小的技术创新有:仿制已有的产品、对已有产品和工艺进行改进、初次采用已有成熟的生产工艺等。其次,技术风险的大小也取决于技术目标的高低与技术创新者既有的技术条件(即与技术目标相关的科学知识水平、生产工艺水平)的比较。如果技术创新的技术目标比较低而技术创新者相关的科学知识水平和生产工艺水平又比较高,则技术风险比较小。反之,如果技术目标大大超过了技术创新者既有的科学知识水平和生产工艺水平,技术风险则比较大。
第二,技术创新存在经济上能否成功的风险障碍。当技术创新本身能够达到预期的技术目的时,也还需要对技术创新做出经济上的检验,只有当达到预定技术目的技术创新能够实现其经济目的:获得利润或者能够增进社会财富或福利时,技术创新才能是成功的。由此可见技术创新行为存在经济上能否成功的风险障碍。
从经济角度来看,生产者的技术水平决定了生产过程所投入的生产要素数量与产出的产品数量、质量之间的关系,技术创新在经济上是否成功关键取决于由技术创新后投入产出背后是否能够获得利润或者消费者剩余,即经济上成功所必备的条件是产出数量与质量决定的收益应该大于技术水平决定的成本。由此来看,技术创新的经济风险既有生产要素价格风险及其生产成本风险,也有价格水平和市场需求规模所决定的收益风险。值得注意的是,技术创新产品能够达到赢利状态过程要求技术创新者有足够的财力来支撑,说明技术创新者还面临着投资规模的风险。因此,技术创新的经济风险应当包括成本风险、收益风险、管理与营销风险、投资规模风险等诸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