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利于产生技术创新动力的市场经济体制

二、有利于产生技术创新动力的市场经济体制

工业革命之后逐步形成和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所具有的一些特征,有利于技术创新动力的形成。

1.规模化、专业化的社会分工:为技术创新创造了市场条件

从工业革命发展过来的市场经济国家的事实来看,市场经济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逐步形成了社会化的、规模化的、专业化的分工。以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明的机器纺织机械为例,生产纺织机械和生产最终纺织品之间企业进行了一次社会分工,这是作为中间产品的资本品与最终产品的分工,这一分工使得社会分工专业化程度的扩大,这既是技术进步的结果,也为下一步的技术进步奠定了基础。专业化的分工有利于进一步的技术创新,规模化的分工可以降低技术创新的平均成本,社会分工的扩大为专业化、规模化分工奠定了社会基础,因此,我们可以说这是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典型特征。

反观传统农耕文明下的自然经济,尽管在庄园内部和家庭内部也存在劳动分工,但是分工的范围十分狭小,基本不存在资本品和中间产品的分工。规模化不够导致技术创新的平均成本过高,专业化程度不够导致技术创新效率低下。不存在社会意义上的分工也导致不同效率的生产者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这使得技术创新的动力小。因此,传统的自然经济下技术进步的速度十分缓慢。

已经实现了工业革命的现代社会,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在传统经济领域,如农业领域已经普遍实现了机械化生产,其生产效率如实物的劳动生产率大大超过一般的发展中国家,一般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低收入水平国家在农业领域大都还停留在传统的生产方式上,其技术水平还是传统的技术水平。发达国家的先进生产技术不能够迅速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并为发展中国家所采用,这一现象表明,传统自然经济下采用先进农业技术是存在阻力的,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基本目标的新生产技术,在农业劳动力过剩的情况下是很难被采纳的,如果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为零、机会成本为零,需要花费成本的机械化技术是难以替代这些剩余劳动力的。由此可见,传统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本身对先进技术的使用可能形成障碍,更难以创造发明先进的生产技术。

2.雇用关系相对自由的企业制度有利于揭示劳动力的机会成本,有利于技术创新资源的有效组合

西方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具有真正雇用关系的企业制度,取代了传统的家庭手工业。雇用关系的产生形成了劳动力市场,使得劳动力的成本通过市场价格即工资水平表现出来。在竞争条件下的劳动力市场,劳动力的工资水平不仅仅是劳动生产率水平的一种体现,而且表明了劳动力的机会成本,这显然有利于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当企业逐步成为一个技术创新主体的时候,能够自由地去雇用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人才,形成一个有效率的、有利于技术创新的企业组织,这是市场经济体制具有技术创新动力的基础。

在很多情况下企业之所以必须成为一个技术创新的组织,与竞争条件下企业追逐利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充分竞争的条件下,企业的经济利润只能够来源于技术创新和进步。因此,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成为企业持续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3.自由交换的价格机制是技术水平的评价机制,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和进步

市场竞争条件下自由交换而形成的价格充分反映了一定技术水平下的生产成本,这不仅仅会导致技术水平不同的生产者收入水平和盈利能力产生差异,而且可为技术进步提供准确的评价和指引着技术进步的方向。

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产品价格水平差距可以发现,发展中国家的很多基础产品比如粮食,其相对价格即相对其收入水平的价格比发达国家要高得多,即消耗同样数量的粮食其消费支出占其收入的比重比发达国家要高得多,这导致发展中国家的恩格尔系数大大超过发达国家水平。恩格尔系数过高既是贫困的标志,同时也反映出粮食的生产效率存在巨大差距。

自由竞争下的市场价格揭示出不同国家或者不同时代技术水平不相同时的商品相对价格,体现了技术水平的差距及其变化,这表明市场经济机制下的相对价格实际上是对技术水平的客观评价。如果我们能够充分认识到相对价格水平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存在的显著差距,就可以发现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和进步的潜力之所在,可以为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指明方向。

4.较充分的市场竞争形成了技术创新的压力

与自然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不一样,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存在较大的外部竞争压力。在充分竞争的条件下,市场经济下的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进步是产生经济利润的充分必要条件。

如果不存在技术创新和进步,所有的企业都具有相同的生产效率,那么企业生产要素所获得的收益都等同于社会机会成本,企业资本只会获得社会平均水平的利息,而不会获得超过机会成本的经济利润,因此,通过技术创新和进步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率是产生经济利润的必要条件。如果企业的技术创新和进步的效率比较高,企业生产要素效率可以提高到这样的程度:生产要素的收益不仅仅超过社会平均水平的机会成本,而且在弥补了技术创新成本之后还有剩余,由此将给资本带来超额收益即经济利润,因此高效率的技术创新和进步是获得经济利润的充分条件。

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也使企业形成了技术进步的压力,因为技术创新和进步将导致技术先进的企业生产效率更高、要素收入水平更高,技术先进的企业可以不断扩展市场份额,而技术落后的企业将逐步被市场所淘汰。因此,技术创新和进步成为企业之间你死我活的竞争,这种竞争压力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是市场经济体制之所以能够促进技术创新和进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5.比较强势的政府为技术创新提供足够的公共资源以及促进经济发展的公共产品

早期的技术创新主要依赖于经验积累,技术创新和改进的方法主要依赖于基于经验积累的反复研究。时至今日,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上的技术创新和进步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技术创新的方法也源于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即科学的逻辑方法和实验方法。

由于技术发展和进步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培养出高水平专业技术人员的国家才具有技术创新和进步的能力。对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我们可以发现经济差距的背后是巨大的人才差距。发达国家建立起了很好的公共教育体系,可以持续地培养出高水平的技术人才。发展中国家的公共教育体系往往比较落后,甚至国民的基础义务教育都不能够达到应有的水平。由此可见,能够提供足够技术创新公共资源的国家,才能够成为一个依靠技术创新和进步达到先进生产力水平的发达国家。由此我们也可以认识到,为什么这么多发展中国家,虽然其经济体制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但是却难以成为发达国家的根本原因。

在现代技术创新投资规模庞大、风险很高的情况下,国家对技术创新的行为进行财政资助,已经成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国家对技术创新不仅仅要提供足够的公共资源进行支持,甚至要直接干预技术创新过程。

经济发展也需要充分供给的公共产品,例如道路、通信设施、电力设施等,这些公共产品是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也是市场经济下企业效率达到高水平的必备条件。从技术创新角度来看,这些公共产品不仅可以降低生产的成本,而且可以降低技术创新的成本。

6.相对完善的法律体系为市场经济的运行提供良好的秩序

技术创新形成的知识产权具有典型的准公共产品的特征,如果没有良好的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技术创新者的经济权利不能够得到维护,技术创新行为就难以发生,至少会降低技术创新的规模。

西方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专利法成为了促进技术创新的必要法律基础,在这个法律基础上,追逐经济目的的技术创新行为才会有利可图、才会成为社会追逐的目标。传统的自然经济没有知识产权、专利技术的概念,使得绝大部分人不会出于个人经济目的、花费较大的成本去追逐技术创新,因此,传统经济中技术创新行为很少发生。

现在市场经济体制之所以能够促进技术创新和进步,并不限于以上六个方面。例如,技术进步依赖于大规模资本投入,现在市场经济的资本市场已经发展出基于技术创新和进步的风险投资市场,这一能够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和进步的风险投资市场的发展不过是近几十年的事情。这说明,市场经济体制也在不断适应于技术创新和进步的过程中得到了新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本身也具有不断创新和进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