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在减少技术创新边际效率递减速度和降低折旧速度方面的作用

三、政府在减少技术创新边际效率递减速度和降低折旧速度方面的作用

1.政府可以通过有效的政策手段降低技术创新边际效率递减速度的作用

随着技术水平和国民总收入水平的提高,在技术创新成果保持不变的时候,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效率存在着边际效率递减现象,降低了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速度。之所以存在技术创新边际效率递减现象,原因在于技术创新成果保持不变的时候,随着资本积累规模的增大,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效率会降低。减缓技术创新边际效用递减的作用,这取决于研发投资提高技术水平效率的可持续性、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效率的可持续性。

如果一项技术有足够可增长的技术空间和潜力,那么促进技术进步的投资效率下降速度就比较平缓,甚至相当长时间内不会下降。当一项技术发展潜力基本耗尽的时候,投资促进技术进步的效率必然下降。一项技术的发展潜力主要受制于自然科学原理。基于自然科学原理,我们可以判断出一项技术的最高效率究竟有多大。因此,在选择技术创新方向时,应该选择具有较大增长空间和潜力的技术,特别是当市场不能够有效选择技术创新方向时,政府应该通过财政支持或者其他有效干预的政策,来约束和激励企业朝着正确的、有足够可增长的技术空间和潜力方向进步。这是政府减缓技术创新边际效率递减时可以起到的作用。

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效率降低的原因还可能是需求状况及其变化。如果一个产品市场需求已经基本饱和、需求弹性已经很低,降低成本的技术创新就不可能促进这一产品市场的增长。如果一个产品质量改进的需求弹性很低,质量改进的技术创新也不可能获得足够的价格提升。因此,要摆脱需求状况对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效率的约束,在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上,应该选择对技术创新有较高的需求弹性产品,或者通过降低成本的技术创新能够获得更大的市场需求量或需求规模,或者通过改进质量的技术创新能够获得更大的盈利空间。如果新产品创新或者改进质量的技术创新,不仅能够获得更大的盈利空间,也能够获得更大的市场需求规模,那么这样的技术创新能够更有效地推进经济的发展,减缓甚至避免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效率的下降。

这里可以举一个技术创新的案例:20世纪70年代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代表的微电子技术发展,推动了现代电子技术和产业发展。在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发展背后有一个摩尔定律,揭示了这一技术创新的速度。摩尔定律认为大规模集成电路每一年半时间可以提高性能的一倍,同时制造成本下降为原来的一半。摩尔定律反映了技术创新效率在大规模集成电路发展过程中,基本保持不变或基本没有技术创新边际效率下降的趋势。其原因就在于,目前大规模集成电路还没有达到自然规律约束的极限。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对大规模集成电路产品的需求规模在不断增长,其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并且对大规模集成电路产品性能的需求也有很高的支付意愿。例如,对大规模集成电路为基础的智能产品,如手机、电脑,我们可以因其产品性能不断改进而支付更高的费用。像微电子技术这种有足够的技术进步的空间、有足够的市场需求空间或支付意愿,这样的技术创新和进步推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可以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在这一技术上很难见到技术创新边际效率和驱动经济发展效率下降的现象。

但是有一些产品的技术创新和进步很容易受到边际效益下降的约束。例如粮食的生产技术,粮食作为必需品很容易得到充分满足,降低成本、提高产量的生产技术很容易受到需求约束。尽管粮食生产技术的进步对于摆脱贫困和饥饿是必不可少的,但这一技术进步是不可能持续推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因为在需求增量的约束下,粮食生产的技术创新和进步所能够推动的经济发展效率下降得很快。

2.政府在降低技术创新成果折旧速度方面的作用

技术创新的成果包括两个方面:技术创新的人才积累及其相关的科学与基础技术存量状况;技术创新研发投资形成的专利以及非专利的成果。

技术创新的人才存在着自然的直线折旧,既有科学技术水平下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会随着人的自然寿命、可工作年限而终结。如果人的期望寿命可以延长,技术创新人才的自然折旧速度就较低;如果其工作年限相对较长,技术创新人才的自然折旧速度也较低。

政府在技术创新人才折旧方面可以做的工作就是,尽可能延长技术创新人才的自然寿命,这主要受制于医疗卫生条件。给予技术创新人才较高的收入水平和医疗待遇有助于降低技术创新人才的自然折旧。

技术创新人才可使用年限对其折旧速度的影响更为明显。如果法定退休年龄较低,那么创新人才的折旧速度就很快。如果法定退休年龄较高甚至没有退休年龄的上限,那么技术创新人才的自然折旧速度就较慢。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一是法定的退休年龄相对较大,使得技术人才可工作年限相对较长;二是对一些科学研究水平较高、拥有高技术或高管理水平的人才,采取自由退休制度,这可以大大提高这些高科技人才的工作年限。

科学技术本身的加速折旧建立在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呈现出倍增态势的基础上,人类的科学技术知识在一段时间之后,例如20年其存量就增加一倍。科学技术成就一旦产生,就可以永续存在,并不存在折旧并报废问题。我们这里说的科学技术的加速折旧是指,有助于经济发展的科学技术被新的科学技术加速替代的过程,导致原有在经济过程中所使用的科学技术加速折旧了。在工业化以来的现代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旧技术不断被新技术替代,并且替代速度在加快,这就是科学技术本身加速折旧现象。

为了减缓在经济过程中运用的科学技术被替代的速度,应该正确判断出未来的科学技术发展方向和发展潜力,以此为依据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中,对这些领域重点资助,这是政府为减缓科学技术加速折旧所能够做的工作。

在选择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时,摒弃无用的伪科学,淘汰没有发展潜力的旧技术,是减缓科学技术加速折旧的基本要求。

研发投资形成的专利和非专利成果的寿命,则主要取决于其经济价值和技术进步的潜力,如果技术创新成果产生于需求收入弹性较高的产业,则技术创新成果的经济寿命较长、折旧率较低。技术创新和进步建立在既有的技术创新成果基础上,如果某一专利技术方向具有足够的技术进步潜力,则其经济寿命一般较长、折旧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