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收入水平国家陷于经济发展陷阱的原因与区别
前面我们在抽象意义上来研究决定经济发展以及陷于经济陷阱的条件,在抽象的意义上,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所面临的条件都是相同的,即:当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效率低下,即a 21·k 2·a 12<a 11a 22时,一个国家经济虽存在不断增长的可能,但由于国民总收入存在稳态最大值,将使一个国家经济最终达到最大稳态值而停止经济增长、落入经济发展陷阱。但是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实际技术创新状况和条件不同,陷入经济发展陷阱的原因也应该不同。
1.低收入水平国家陷于经济发展陷阱的原因
低收入国家因为其经济发展水平十分低下,政府和企业投资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资金规模小和效率低,因此低收入水平的国家很难通过国家自身的努力来增加技术创新的成果。在这种情况下,其经济发展水平的上限值将导致其经济处于停止状态,即在这种情况下必定陷入低收入水平陷阱。
观察一下目前世界上长期处于低收入水平国家的实际经济状况,可以发现这些国家一般不具备持续的技术进步能力,例如储蓄水平较低导致资本积累能力低下,收入水平较低导致人力资本不能够持续积累即平均受教育水平始终处于低下水平,可以认为缺乏技术创新与进步的积累能力,技术创新资源的匮乏是导致这些国家长期处于低收入水平陷阱之中的根本原因。
2.高收入水平国家陷于高收入水平陷阱的原因
高收入水平国家的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即便不能够满足条件a 21·k 2·a 12≥a 11·a 22,只要其收入水平低于其上限值,其经济仍将保持发展状态。但当其收入水平等于其上限值时,其经济也将陷入停滞状态即落入高收入水平的陷阱。简单地说,高水平国家陷入高收入水平陷阱的原因不是缺乏技术创新的投资能力,而是因为技术创新和驱动经济发展的效率低下所致。这与低收入水平陷阱形成的原因完全不同。
3.中等收入水平国家陷于经济发展陷阱的原因
能够达到中等收入水平的国家,必定在此之前有一个阶段技术创新成果积累和驱动经济发展效率足够高,使得a 21·k 2·a 12≥a 11·a 22,使之能够进入中等收入水平阶段。但是到了中等收入阶段之后,如果技术创新成果积累和驱动效率不能够满足条件a 21·k 2·a 12≥a 11·a 22,则使得其经济增长存在上限值,如果这一上限值低于高收入水平的下限值,将导致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中等收入陷阱产生的原因在于中等收入阶段技术创新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效率将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原来的技术创新和进步方式将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受到抑制,这种抑制技术创新和进步效率的因素应该是导致中等收入陷阱产生的根本原因。
在中等收入阶段抑制技术创新和进步效率的因素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劳动力素质水平的提高速度受到抑制,例如大学毛入学率水平不能够达到发达国家大众化、普及化的大学毛入学率水平。②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受到抑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所带来的劳动力结构转变可以直接提高劳动生产率,带来相应的技术进步,但是存在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够完全转移的障碍时,很有可能使得一国经济停留在中等收入阶段。③中等收入阶段可以通过提高资本积累率来提升积累的速度,但是资本积累率的提高是有限的,且资本积累受技术进步程度的约束,没有足够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资本积累将不可持续,由此抑制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④技术创新方式约束了技术创新和进步的效率,使得发展中国家在技术水平上始终无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所需要达到的水平,例如模仿式的技术创新方式本身就约束了所能够达到的技术水平。概括来说,这四个方面的因素都最终导致了技术创新成果的积累效率和驱动经济发展效率下降,使之不能够满足持续发展的条件,可能导致其经济上限值未达到高收入水平的下限值时,就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后面我们将从中等收入国家技术创新与进步效率、技术创新方式、经济结构转变的角度,继续研究产生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