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经济体制所具备的优势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提高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形成了中国经济40多年的持续的高速经济增长,这一改革开放过程是十分成功的。已经达到中上收入水平的中国经济,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过程中,面临着经济动力和结构转型的问题,即需要由投资推动的中国经济逐步转移到以技术创新和进步为主要推动力的经济。具有高新技术特征的新产业、新经济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动力,传统产业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将逐步下降,由此来完成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在这个经济结构转型和经济发展动力转变的过程中,政府的作用,特别是中央政府的作用尤为重要。
1.技术创新战略决策的有效性和前瞻性
走上高效率的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道路,需要有明确的战略思想和行动规划,制定统一的国家技术创新战略尤为必要。20世纪60年代,日本之所以能够走上技术立国的道路,这与日本政府技术创新战略的正确制定和实施有密切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美国之所以能够形成高增长、高就业、低通胀的新经济增长态势,与20世纪80年代里根新政的实施有内在的必然联系。
之所以需要一个有效率的国家技术创新战略,因为只有在国家层面上才能充分认识到一个国家目前经济发展过程中技术发展所处的状态和存在的问题。并且良好的国家技术发展战略一定是在对现在和未来的技术发展具有前瞻性认识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
中国依据目前的技术发展状况,可以明确中国技术哪些领域落后于发达国家,落后的原因和有效的对策,哪些技术领域可以通过有效的对策在不长的时间内赶上发达国家,哪些领域的技术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更大的推进作用,哪些领域目前还只能停留在跟随状态而无法赶超。有了这些正确的认识,我们就可以制定出一个比较详细的发展战略和行动计划。中国制造2025这一技术赶超计划就是这样形成的。
2.技术创新资源的集中与规模化的使用
有效的技术发展战略的实施还需要技术创新资源的有效使用。中国政府的财政能力显著高于处在同一经济发展水平的发展中国家,这为形成技术创新的资本资源和人力资源奠定了基础。虽然我们的人均收入水平只有一流发达国家的1/5左右,但是我们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与发达国家基本相当,加上中国的人口规模相当于全部发达国家的人口总规模,因此,国家财政支出中可以用于技术创新投入的资金规模远远超过了一般发展中国家的水平,中国研发投资规模的水平与科学技术最先进的美国可以达到相比拟的程度。
中国具有如此之大的技术创新的资本资源,基本上可以在众多的、可行的技术创新领域与发达国家相竞争,特别是在一些重点领域,可以集中资本资源的优势和人力资源的优势进行重点攻关,实现赶超,以求得在不长的时间内技术水平达到与国外先进技术水平相竞争的程度。
3.技术创新战略决策的有效执行
中国领导阶层是通过层层竞争和优选逐步形成的,对领导能力和领导经验要求很高。从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技术创新的决策与实施恰好需要经验丰富、领导力强的领导者来组织。中国曾经通过政府推动组织实施了一些著名的技术创新项目,例如计划经济时代的两弹一星计划,市场经济时代也有一些非常成功的案例,例如高速铁路的发展。目前中国的通信工程、核电项目、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技术水平都在迅猛地发展,可以与国外的先进技术竞争。这充分说明了市场经济时代中国政府在推进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战略方面具有很强的执行力。
4.技术创新战略下的政府作用
中国政治经济体制下权力和资源相对集中,完全可以形成一个优势政府,这不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优势政府。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优势政府不仅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裕的公共产品,而且可以为技术创新发展战略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第一,提供人才、劳动力资源的保障。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支出为一流人才的培养提供财政支出保障,也可以为一般劳动力资源的培养提供普及性教育所需要的财政支出。
第二,为技术创新提供产权制度保障。技术创新的产品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特征,容易被侵权从而导致技术创新者失去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有效的产权保护是技术创新的前提,政府应该有能力为技术创新者提供强有力的产权保护。
第三,直接为技术创新者提供技术创新所需要的投入。政府不仅可以为公共研究机构的技术创新者提供研发所需要的财政支持,而且还可以为企业技术创新的研发提供部分资助,这是政府在技术创新发展战略指导下直接干预技术创新目标与路径的一种方式。从这方面来说,政府的作用大大超越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单纯提供公共产品、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作用。
鉴于作为人口大国的中国,已经具备市场规模大、社会储蓄率高有利于技术创新的优势,特别是中国政治经济体制所具备的动员能力。基于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的状态和能力,在这三大优势下,完全可以在创新驱动发展上形成举国体制,即在一些关键的技术、产业上通过激励和动员一切有利因素,在技术创新上取得突破,使得技术创新成为驱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进而使得中国经济不仅仅能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而且能够在新中国建立100年之际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收入水平。如果中国能够成功利用这三大优势在创新驱动经济发展上取得成功,相信在21世纪末中国一定能够成为一个科学技术水平一流的发达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