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经济体制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
1.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体制
在中国经过自然演进发展出来了家庭农业经济,在欧洲产生了庄园经济。自然经济体制的特征是虽有内部的自给自足劳动分工,也产生了生产分配与消费问题,但基本上不存在基于社会分工市场经济的交换问题,或者社会分工下的交换所占的比例很低。
如果技术水平保持不变,在自然经济体制下所有的资源也可能达到最有效的利用,即达到了帕累托状态,这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必然达到的结果,因此从资源有效配置的角度来讲是有效率的。但是由于技术水平低、劳动生产率水平比较低,消费之后所剩无几,因此很难进行资本的积累。自然经济下技术也会随着熟能生巧或者偶然的创新而逐步提高劳动生产率,例如中国农业的精耕细作使土地产出率达到极致,欧洲也发展出采用更有效畜力的规模化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也许会形成积累能力,但是受制于技术本身的约束,积累的方向往往是消费品,甚至是奢侈品,并不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生产工具,因此,自然经济社会的财富增长速度缓慢,人均产出水平无法达到富裕水平。自然经济条件下,不存在专业化的创新,因此,难以形成导致劳动生产率持续提高的技术进步。
2.工业革命之后的市场经济体制
工业革命之前还是存在一定范围市场交换的经济,例如重商主义时代海外贸易的发展,但不构成社会经济的主体。第一次工业革命过程中产生的技术创新,使自然经济体制发生了显著变革,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产生了普遍的社会化分工,即生产的目的是为了交换,而不是为了自我消费。第二,产生雇佣关系,资本雇佣劳动的企业开始成为生产主体。第三,通过资本积累,极大提高了生产规模和技术进步速度。
我们可以发现工业革命之后的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很高的效率,表现在:第一,通过市场进行资源配置不仅仅提高了社会化的劳动分工程度,而且提高了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这超越了自然经济的配置效率。第二,通过市场来消化生产能力,摆脱了自给自足对消费需求的约束,并且资本积累以及相应的技术进步,为生产规模的扩大提供了条件,作为企业的生产者其产出规模和效率都得到极大的提高,因此市场经济下的企业规模远远超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体。第三,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得资本积累能力得以提高,个人和企业有能力对技术创新进行投资,科学的发展也极大地提高了技术创新的效率。正是这个几个方面的优势,使得市场经济成为现代发达国家经济体制的基础。
3.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体制通过集中计划来组织资源配置,这是计划经济体制最显著的特点。当技术是既定的、信息是充分的、不会产生信息不对称下的激励问题时,从理论上来说,计划经济体制是有效的。
有效计划决策的前提是信息充分,但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生产单位为了有效完成计划往往隐瞒自己的生产能力,使得计划缺乏效率。计划经济体制下缺乏通过自由交换、市场竞争形成的价格信息,也使得资源配置缺乏正确信息导致配置效率下降。
计划经济体制也会产生激励问题:单个生产单位和劳动者为了自身的利益不会导致产出的最大化,例如农业集体劳动时出工不出力。计划经济体制下产生的激励偏差使得计划经济体制效率大大下降。
计划经济体制通过行政命令方式可以形成较高的资本积累率,但是预算约束导致投资效率不高。正确投资才能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缺乏自由交换的价格信息,因此,投资方向的选择也存在困难,往往导致投资效率的下降,限制了其经济增长的效率。
计划经济体制下也可以形成技术进步的动力,高资本积累率下也可以有规模较大的创新投资。但是因为缺乏市场交易的价格信息,选择技术创新的方向很有可能存在偏差,这使得技术创新投资效率下降。此外,技术创新依赖于科技人员的工作热忱,从激励角度来讲,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更广泛、更普遍的激励:因为可以带来更高的劳动收入和资本收入。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激励目标在于完成计划任务,虽然通过奖励政策,也可以激励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但一般限于列入国家计划的创新行为,或者对国家认可的创新行为有效而并不是普遍有效。因此,由于信息和激励问题,计划经济体制下技术创新的速度和规模并不能达到最优状态。
4.三大经济体制与国家创新体系
虽然资本积累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但是资本积累受制于资本边际生产率的递减,因此,最根本的推动劳动生产率不断增长的因素是技术创新。
通过对自然经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分析与归纳,我们可以发现,能否形成有效率的促进技术创新的国家创新体系是经济体制能否成功的根本原因。
自然经济体制下根本就不存在国家创新体系,偶然的技术创新只是来源于偶尔的发现,技术创新的速度和效率根本不能够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相提并论,这是现代市场经济逐步替代传统自然经济的重要原因。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技术进步很大程度上并不是来源于创新。苏联相当多的民用技术进步来源于已经实现工业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技术转移,军事上的技术进步因为需求明确,不过多考虑成本,反而取得了比较多的技术创新。
工业革命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形成了现代市场经济,不断的技术创新以及相应的资本积累使得主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水平远远超过了发达国家的下限水平,应该肯定工业革命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比较成功的,成功的理由就在于它形成了国家技术创新体系。技术创新和进步的国家创新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专利权的实施,保护技术创新者在一段时间的垄断收益,激励了技术创新的投入。第二,创新了专门从事技术创新的组织,从早期独立的技术创新的个人、个人领导的实验室,到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技术创新的专业化程度和创新的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第三,形成了有利于技术创新的资本市场。基于技术创新而形成的风险投资市场,极大地扩大了技术创新投资的规模、提高了投资的效率。资本市场的完善不仅为技术创新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来源,而且能够迅速扩大技术创新者的生产能力,提升了技术普及的速度。第四,在国家资助下,现代科学研究水平的发展提高了技术创新的效率。传统的技术创新更多依赖于技术人员的经验积累和试验;现代技术创新更多建立在科学原理基础上,这大大提高了技术创新的效率。第五,形成了培养技术创新人才的教育体系。建立在普及性的业务教育、大学教育基础上的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是技术创新的人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