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效率低下和难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原因

四、技术创新效率低下和难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原因

1.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与进步的主要决定因素

相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速度,其人口增长速度一般要小很多,因此,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水平的增长速度主要取决于经济增长速度。实证研究表明,经济增长速度主要取决于资本的增长速度、劳动的增长速度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速度,这三大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也就是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与进步的主要因素。

从技术进步的角度来看,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可直接提高其劳动生产率,因此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所带来的经济增长也是技术进步的结果。从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来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可以导致第二、三产业有效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在一段时间内达到3%的水平,成为一个阶段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资本积累的作用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资本积累所带来的经济增长也是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经济增长的计量研究只不过将这一部分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归因于资本积累的作用。

排除劳动和资本增长所带来的经济增长之后的余值增长率,被归因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结果。这一部分经济增长率不受生产要素资本积累和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而直接来源于技术创新和进步。

从以上促进经济增长的三个方面的因素来看,如果不考虑发展中国家总劳动力的变化,全部经济增长率都是技术进步的结果。

由于发展中国家可以有很高的资本积累率(如20%以上)和资本积累速度(年增长10%以上),也可以有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所带来的较高的有效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如中国某一时期大于3%),因此,即便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只有较低的水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也可以达到6%~10%的水平,这一水平明显高于发达国家的常年经济增长率。如果决定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三大因素是可以长期持续的,经过长期的高速经济增长,发展中国家最终将跨入发达国家的行列,中等收入陷阱现象将不复存在。

2.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可持续性

令人遗憾的是,单纯由生产要素投入增长推动的高速经济增长在发展中国家是不可能长期持续的。当资本积累率处于较低的水平时,提高资本积累率可以提升资本积累速度,使之达到10%甚至20%以上。但当资本积累率已处于较高水平时(如2014年中国超过45%的资本积累率),资本积累率不可能再上升的时候,资本积累速度将趋向于等于经济增长速度,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将逐步减弱,使得资本积累所带来的经济增长率下降至较低水平。以经济增长速度为5%、相应的资本积累速度亦为5%、资本产出弹性为0.3计算,资本积累所带来的经济增长率为1.5%。而资本积累率逐步升高的时候,资本积累速度可以高达10%~12%,相应带来的经济增长率为3%~3.6%。这两个结果的差距明显。

发展中国家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大可持续时间,受限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相对规模。在工业化初期占比为50%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至基本转移完毕之后,农业劳动力的比重将下降至5%,不考虑总劳动力变化,仅以非农业劳动力年均增长3%的速度计算,其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大可持续时间为21.7年。这一结果表明,如果一个发展中国家农业剩余劳动力能够持续顺利转移出去,只需要20~30年的时间(例如韩国)就能够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国家,而这是成为发达国家的必要条件。但从众多发展中国家的历史和现状来看,未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中等收入国家其农业劳动力的比重大部分在10%以上,说明在这些国家的长期经济增长过程中,其非农业劳动力的年均增长速度不能够长期达到3%的水平。

更重要的问题在于,即便发展中国家农业劳动力的比重可以下降到5%的水平,其人均收入水平也有可能达不到发达国家的下限水平。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失去有效劳动力的增长作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其技术进步速度将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其人均收入水平的增长速度也将低于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此时中等收入国家一定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其实,大多数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其有效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将因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中等水平而降低,使得处于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农业劳动力的比重无法下降到10%以下,并且存在较高的城市失业率。

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才是决定资本积累和有效劳动力的增长是否可以持续的决定性因素。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不仅仅提高了要素生产率的平均水平,而且也决定了资本积累、新转移的有效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如果没有较快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资本积累将受限于资本的边际生产率递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将受限于第二、三产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递减。对于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其市场供过于求、投资需求强度不足、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失业现象严重均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不够高的结果。

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也决定生产要素的增长进入常态情况下中等收入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当中等收入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出去或基本停止转移、资本积累率不再上升导致资本增长速度趋向于等于经济增长速度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所带来的经济增长率将成为中等收入国家经济增长率的主要因素。如果中等收入水平国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中等收入水平国家的人均收入相对水平将难以上升,必将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3.中等收入国家受技术创新方式约束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原因

单纯由资本增长和劳动增长所带来的高速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中等收入水平国家的经济增长最终将主要依赖于技术创新和进步推动的全部生产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当中等收入水平国家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受制于模仿式技术创新与进步方式时,其技术创新的效率将受到很大约束,很有可能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国家技术创新的效率r 1受到发达国家已经达到的技术水平约束,模仿不可能超越已有的技术水平,当中等收入国家的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水平越接近时,中等收入水平国家的技术创新速度效率就会越低。这是模仿式技术创新方式的必然结果。

中等收入国家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效率r 2将受模仿式创新方式的约束,其收入水平越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效率r 2就越会陷入较低水平。原因是发达国家的技术进步将优先选择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效率相对高的领域,即需求收入弹性较高的产业领域。已经达到中等收入水平的发展中国家,已经完成了既有高收入弹性产业中的技术进步,并且进入了低收入弹性的状态。在最新的高收入弹性的新技术领域,受模仿式技术创新的约束,中等收入国家又不具备在这一领域进行技术竞争的能力。因此,受模仿式创新方式约束的中等收入国家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效率r 2将回落至较低的水平。

当中等收入国家技术创新的速度效率r 1、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效率r 2都回到较低水平,不能够满足中等收入国家相对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条件r 1×r 2≥a×b时(这是中等收入国家技术创新导致其相对技术进步和相对收入水平同时提高的充分必要条件),中等收入国家技术的相对技术水平和相对收入水平将停止增长,从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