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序 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中医药大会上对中医药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务院中医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大幅度对中医药行业予以扶持,体现了党和国家促进中医药健康发展的决心,中医药行业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传承是中医药的命脉,传承的过程也是在寻找“有缘人”的过程。中医药人才培养,历来强调“厚基础、重传承”,培养中医药人才,既是学习知识技艺的过程,也是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离不开时间投入和定力锤炼。习诵经典、精通医理,亦非一时一日之功,既需要跟师临证、培养中医思维、提升技能,又需日积月累、习练揣摩,更要把大医精诚、医者仁心的中医精神发扬光大。只有传承,才能使岐黄基因薪火相传,才能使这一国之瑰宝为建设健康中国、增进人民健康福祉做出新的贡献。创新是中医药的活力源泉,是中医药得以生生不息的关键所在。对疑难杂症,中医药往往守正出奇,这主要在于中医药因时、因地、因人不断变化创新。守住“中医药发展规律”这个“正”,才能在中医思维指导下进行创新。只有在“创”上下功夫,解决好“新”这个关键,在新形势下创理论之新、技术之新、方法之新、方药之新,才能真正做到“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让这一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精华重新焕发光彩。中医药只有发展,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实现其宝贵价值。中医药的发展在于人,在于中医,更在于中医人的自信。一方面要注重吸收现代科学技术,努力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另一方面要推动中西医结合,促进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让中医药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多的奉献。

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临汾市尧都区中医院李东芳主任,是我市、区名老中医之一,是经验丰富、医德高尚的老专家,对脾胃病、呼吸病、心脑血管疾病、肾病等都有较深的研究,受到患者的好评。她将四十余年的临床心得、经验及特殊用药验方编撰成册,整理成书,对于其本人、传承人及后学者都大有裨益。对于提高我区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既有利于我区的中医药文化推广,又可以增强我区的中医药品牌效应。

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好时机,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大力推动中医药人才培养,才能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谱写新的篇章。

临汾市尧都区副区长 马跟云

2020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