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思考

5.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思考

从医四十余年,我发现门诊的儿童尤其以2~7岁较多见,就诊的主要原因大都是反复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以发烧、咽痛、咳嗽、咳痰、流鼻涕、纳差、便秘者多见,多数查血常规、胸片无明显异常。多数家长经常反复奔波于各大医院输液及雾化治疗,症状虽很快得到缓解,但是患儿患病的次数越来越多,且病情一次比一次重,使儿童和家长身心疲惫,苦不堪言,因此求助于中医中药治疗。因儿童年龄较小,对于中医中药的认识不足,开始用药时会有抵触心理,但是在家长的鼓励和教育下,多数儿童对于中医中药的认识逐步加深,并深深地爱上了中医、中药。

我认为小儿生理特点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属于至阴至阳之体。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位主在肺、脾,主要是由于肺脾两虚所导致。发作期的病机主要是感受外邪、郁闭肺络。治疗须以宣肺祛邪为主。久病子盗母气,脾的运化功能会受到影响,母强才能子壮,因此补脾土尤为重要,所以缓解期的治疗重在健脾,兼治他证。其兼证主要包括夹痰、夹积、夹惊。主要的治疗方案如下:

(1)发作期:因患儿为纯阳之体,其呼吸道感染多为风热犯肺证,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打喷嚏、咽痛、脉浮等症状。治当祛风清热宣肺。方选板连花汤(板蓝根、连翘、金银花、桔梗、生甘草)加减。发热较重者加生石膏(重用)、小量柴胡、黄芩;大便不通者加紫菀、杏仁宣肺通便;有发作性咳嗽、鼻塞、流鼻涕者加荆芥、防风、蝉蜕、五味子、乌梅等;以咳嗽为主要症状者加桑叶、菊花;以咽痛为主的加木蝴蝶、连翘、牛蒡子等;食积者加炒莱菔子、鸡内金、焦三仙等;食积严重者加三甲散;亦可以有受风寒者,表现为恶寒、咳喘、流清涕者,给予三拗汤(炙麻黄、杏仁、炙甘草)。

(2)缓解期:缓解期以健脾培土生金为主,兼防传变。其主方以补中益气汤合三甲散加减(制龟甲、制鳖甲、炮甲珠)为主,亦可以辨证应用四君子汤、玉屏风散、小柴胡汤、参赭镇气汤等固护正气,预防传变。

平素的生活起居注意事项:①少吃寒凉、生冷的食物,防损伤脾胃;②少吹空调、风扇,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天也要穿背心,不能光背,防损一身之阳气(督脉、膀胱经皆在背部);③小儿宜少吃,若口中有异味、有积食时,可揉腹通大便,消食化积;④小儿反复咳嗽的家庭要常备鲜竹沥液体以清热化痰止咳;⑤不要滥用抗生素,有特殊情况要及时到医院就医;⑥家长应做好榜样,让孩子遵守的习惯和规则,家长自身也要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