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银屑病案
案例1
田某,男,20岁,2019年3月20日初诊。
主诉:全身散在红色斑丘疹、鳞屑,伴瘙痒1年余。
现病史:患者于2018年1月份左右在阴冷潮湿的环境居住后出现全身皮肤散在红色斑丘疹,上覆多层银白色鳞屑,伴瘙痒,刮除鳞屑后可见“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遂就诊于临汾市第一人民医院,被诊断为“银屑病”,给予口服“消银颗粒、丹青胶囊、盐酸依巴斯汀胶囊”及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复方氯倍他索软膏”等药物治疗,病情时轻时重,迁延不愈,为求进一步诊治,故入我科。就诊时患者全身皮肤可见散在的、大小不等的鲜红色斑丘疹,上覆多层银白色鳞屑,伴剧烈瘙痒,部分皮损搔抓后疼痛,舌质红,苔腻略黄,脉滑数。肝功能:ALT 77.3U/L,AST 41.4U/L。
中医诊断:白疕。
西医诊断:银屑病。
辨证:血热瘀毒内蕴。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消斑,佐以健脾利湿止痒。
处方:犀角地黄汤加减。水牛角10g,生地黄15g,丹皮10g,赤芍10g,紫草10g,川芎6g,当归15g,白茅根20g,莪术10g,土茯苓30g,薏苡仁30g,乌梢蛇10g,白鲜皮15g,延胡索10g,甘草9g。7剂,每日1剂,水煎400mL,早晚分2次温服。
嘱停用外用药物,必要时外用紫草油,清淡饮食,忌食辛辣之品。
二诊:患者瘙痒及皮损处疼痛略减轻,皮损颜色仍鲜红,舌脉同前。继上方去白茅根、延胡索,加重楼9g,虎杖15g,乳没各6g。7剂,水煎400mL,分早晚2次温服。
三诊:患者皮损颜色变淡,鳞屑略减少,但部分皮损干燥,易皲裂,伴瘙痒,舌质略红,苔白微腻,脉细涩。辨证:血虚受风。治法:养血解毒,祛风止痒。处方:当归10g,生地黄15g,川芎10g,白芍10g,紫草10g,土茯苓30g,薏苡仁30g,白鲜皮15g,乌梢蛇10g,地肤子10g,莪术10g,虎杖15g,丹皮10g,鸡血藤15g,丹参20g,石斛10g,甘草9g。7剂。外用紫草油,封包治疗。
四诊:患者皮损颜色变淡,鳞屑明显减少,皲裂症状明显改善,躯干部部分皮损开始消退,舌质略红,苔白微腻,脉滑。继上方加白花蛇舌草15g以清除余热及毒邪。5剂,水煎400mL,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五诊:患者躯干部皮损已全部消退,部分留有色素沉着,四肢皮损面积较前变小,主要集中于前臂内侧、双肘及膝关节部,伴少量鳞屑,偶有瘙痒,复查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舌质红,苔白腻,脉滑。综合分析病情,患者皮损面积逐渐减少,颜色变淡,且出现皮损干燥、脱屑等症,主要由病程日久,热毒耗伤阴血,风盛血燥,致使体内阴亏血燥,肌肤失于濡养所致,为血虚风燥兼有湿浊,故给予养血活血,滋阴润燥,佐以健脾利湿止痒。具体方药如下:当归10g,生地黄15g,川芎10g,白芍10g,丹皮10g,紫草10g,白鲜皮15g,乌蛇10g,莪术10g,石斛10g,土茯苓30g,薏苡仁30g,虎杖15g,白茅根15g,甘草9g。15剂,用法用量同上。
于2019年5月30日见患者时,皮损已经消退百分之九十,达到临床治愈标准,期间感冒1次,未见病情反复。
按语:白疕是一种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相当于西医的银屑病,本病的特点是在红斑上有多层银白色鳞屑,刮去鳞屑可见露水珠性出血点,病程长,反复发作,不易根治。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此病初期多因体内有蕴热,外感风寒、风热之邪,阻于肌肤,蕴结化热;或过食辛辣、腥发之品,火热内生,火热之邪相搏,内入营血,外发肌肤而致皮肤生红斑、鳞屑;病程日久,热毒耗伤阴血,或热盛生风,风盛血燥,致使体内阴亏血燥,肌肤失于濡养,则皮损干燥、脱屑;此外,若脾失健运,湿浊内生,湿性黏着难去,热毒与湿浊相合,致使病情迁延难愈。具体到此患者,初期就诊时皮损颜色鲜红,上覆多层银白色鳞屑,伴剧烈瘙痒,此时,血热瘀毒尤为明显,故给予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治疗;后期皮损面积逐渐减少,颜色变淡,且出现皮损干燥、脱屑等症,为血虚风燥兼有湿浊,故以养血活血、滋阴润燥为主要治疗原则;此外,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都应用土茯苓、薏苡仁以健脾解毒利湿,提高治疗效果,疗效满意。
案例2
张某,女,42岁,尧都区人。2019年5月24日初诊。
主诉:全身散在暗红色皮疹伴瘙痒1年余,加重半月。
既往史:患者1年前在非洲工作时出现全身散在瘙痒,发红色斑丘疹,未引起重视,后逐渐加重,伴四肢关节疼痛,半月前加重,回国就诊。先后就诊于多家医院,诊断为“银屑病”,并建议其住院治疗,患者了解到西医治疗的优缺点后,拒绝西医治疗,故来我院。现症:全身散在红色斑丘疹,上覆白色鳞屑,去之有点状出血点,四肢肘膝关节皮损较大,伴关节疼痛。患者精神差,面色暗淡,有黧黑斑,形体黑瘦,脾气暴躁,纳差,便秘,舌质红,苔白,脉细。
中医诊断:白疕。
西医诊断:银屑病。
辨证:血热毒瘀兼脾虚。
治法:先清热解毒、凉血散瘀,后健脾养血、祛风止痒。
处方:虎杖10g,土茯苓20g,薏苡仁30g,重楼10g,紫草12g,生地黄20g,川芎6g,丹皮12g,当归10g,蝉蜕6g,白鲜皮10g,延胡索15g,甘草9g。5剂,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2019年5月29日二诊:患者药后全身红色斑丘疹较前减少,关节疼痛减轻,大便通畅,精神较前好转。今日行经第一天,月经量少,有血块,腹部怕冷。舌淡,苔白,脉涩。给予桃红四物汤加乌药10g,通草6g。3剂,以活血通经。
2019年6月5日三诊:患者此次月经持续3天结束,量多,无不适。面部黧黑斑明显变淡,面部有光泽,全身斑丘疹较前减少,瘙痒减轻。仍纳差,舌质红,苔白。嘱给予首诊方加山药20g、砂仁10g以健脾护胃。瘙痒无法控制时外涂紫草油以止痒。
按此方治疗2个月余,患者全身皮损大部分已经消失,仅剩双膝、肘关节部位有少量斑丘疹,鳞屑明显减少,未再出现严重瘙痒,精神转佳,面部黧黑斑消失大半。后期患者纳差、乏力,舌苔白,脉弱。给予健脾养血,佐以凉血活血、祛风止痒之法治疗。处方:八珍汤去川芎,加土茯苓20g,薏苡仁20g,鸡内金15g,紫草15g,鸡血藤20g,白鲜皮10g,蝉蜕6g,防风6g。按此法治疗1个月余,患者纳香,面色红润,仅有少许黑斑,皮疹未再发,且无明显的瘙痒。
按语:银屑病俗称牛皮癣,中医称之为白疕。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程较长,有易复发倾向,有的病例几乎终生不愈。该病发病以青壮年为主,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状况影响较大。临床表现以红斑、鳞屑为主,全身均可发病,以头皮、四肢伸侧较为常见,多在冬季加重。其发病可能与遗传、感染、免疫、内分泌失调等有关。该患者病程较短,治疗及时,未服用西药,且按时服用中药,注意生活起居,因此病情康复较快。该病的治疗过程分三步。第一步,患者血热毒瘀比较明显,给予清热解毒,凉血活血为主的治疗;第二步,因患者月经量少,且有血块,辨证为血瘀证,因此在经期,以“通”为原则,活血化瘀以调经;第三步,患者形体消瘦,营养不足,且用凉血解毒之药可能致脾虚,故邪去大半之后,应给予健脾补气养血之法以固本,防病复发。此病多数患者具有瘙痒的症状,我建议自己制做紫草油涂擦,效果不错。具体做法为:紫草适量,放入香油中泡一晚,再炸至色黑即可。紫草油具有凉血解毒,止痒之功效,内外兼治,病情易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