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清盂汤

3.清盂汤

【组成】生地黄30g,白芍12g,山药30g,金银花10g,连翘12g,蒲公英15g,通草6g,瞿麦10g,萹蓄10g,滑石12g,丹参20g,甘草6g。

【功效】滋阴补肾,清热利湿。

【主治】慢性肾盂肾炎,中医诊断为“劳淋”,症见间断尿频、尿急、尿痛,伴手足心热,腰膝酸痛。舌质红,苔少或苔黄薄腻,脉细数。病程缠绵,遇劳累或上火反复发作。

【方解】慢性肾盂肾炎是中医治疗的优势所在,西医常常应用抗生素治疗,虽取效一时,但易复发。本病的发生多由尿路感染反复发作而致,严重者出现肾功能衰竭,甚至尿毒症等。中医认为主要与余邪未尽、复感外邪、生活调理不当等因素有关,根本因素是正气不足,抗邪无力,这里的正虚主要是指肾虚。肾虚是本病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同时湿热屡犯,湿热留恋不解,可进一步耗伤气阴,致病情缠绵难愈,久病入络,致气虚阴亏血瘀。方中重用生地黄滋肾养阴,乙癸同源,配白芍柔肝、养血敛阴;山药健脾益肾;金银花、连翘、蒲公英清热解毒,散余热;瞿麦、萹蓄、滑石、通草利尿通淋;丹参活血散瘀,凉血消痈;甘草解毒和中,调和诸药。

【加减】尿常规中有潜血者,加白茅根、茜草、仙鹤草;血压偏高者,加罗布麻、菊花;尿常规中有蛋白者,加生黄芪、芡实、穿山甲、土茯苓;贫血、乏力、面黄肌瘦者,加生黄芪、党参、白术、当归、茯苓;水肿明显者,加车前子、牵牛子、茯苓、泽泻;腰困者,加杜仲、桑寄生、川牛膝。

【验案举例】

患者王某,女,45岁,2018年7月20日初诊。

患者间断尿频、尿急、尿痛伴腰困1年余,加重5天。

曾在三甲医院诊断为“慢性肾盂肾炎”,给予抗生素治疗,效差,易反复。为求中医中药治疗故来诊。现症:尿频,尿急,尿痛,腰困。尿常规:白细胞(+++)、蛋白(+)、潜血(+)。诊断:劳淋。辨证:肾虚湿热下注证。治法:滋阴补肾,清热利湿。处方:生地黄20g,白芍12g,山药20g,杜仲15g,桑寄生10g,金银花10g,连翘12g,蒲公英20g,通草6g,瞿麦10g,萹蓄10g,滑石15g,丹参20g,甘草6g。7剂,每日1剂,水煎服。

2018年7月30日二诊:患者药后尿频、尿急、尿痛明显好转。查尿常规:白细胞(-)、蛋白(±)、潜血(+)。效不更方,继续服用此方7剂。

2018年8月8日三诊:患者药后尿频、尿急、尿痛消失,仅觉腰困。查尿常规未见明显异常。给予生地黄20g,白芍10g,山药18g,杜仲15g,桑寄生10g,通草6g,丹皮10g,甘草6g。7剂以兹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