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加味启膈饮

六、加味启膈饮

【组成】党参15g,沙参10g,丹参15g,茯苓15g,川贝母6g,郁金10g,砂仁6g,荷叶蒂2个,焦建曲15g,白花蛇舌草15~30g,山慈菇10g,莪术10g。

【功效】益气养阴,解毒散结。

【主治】食道癌、胃癌、肺癌、肝癌、大肠癌及其他癌病的预防和术后调理。

【方解】“启膈散”是程国彭《医学心悟》治疗“噎膈”之方,他认为“三阳结谓之膈,结,热结也,热盛则干”。噎膈症不出“胃脘干燥”四字,深得膈症要领。根据肿瘤的病机,早期热毒嚣张,极易伤津耗液,湿气凝练则成痰,痰凝气滞,瘀阻络脉,痰气瘀毒交结,日久形成积块。目前西医对早、中期肿瘤的治疗,运用“手术切除”的技术已很成熟,但为预防转移与复发,临床上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安排术后放疗或化疗,不过化、放疗药物在消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灼伤患者精气,形成乏力、气短、咽干口燥、大便干结、五心烦热等气阴两虚的证候群。故方中选党参、沙参益气养阴;白花蛇舌草、山慈菇、莪术抗癌解毒,化痰散结,白花蛇舌草早期重用,晚期减量,以防苦寒伤胃;丹参养血散瘀;川贝母、郁金苦辛泻降,化痰解郁,祛瘀止痛;茯苓甘淡和中;砂仁沁香悦脾,妙在借荷蒂少阳升发之气,升举清阳;焦建曲消食健胃,降浊气,顺其阴阳升降之气机而固后天之本,谓有胃气则生。癌症病人治疗时间漫长,此药久服无毒副作用,常常能缓解症状,延长生命,或使患者带癌生存,预防复发。

【加减】癌病早期热毒蕴结严重者,加重楼、半枝莲、蒲公英等;癌区疼痛难忍者,加乳香、没药、延胡索、全蝎、土元等;纳差、腹胀者,加枳壳、川朴、鸡内金等;肺癌加山慈菇,痰中带血加青黛、蛤壳、鱼腥草;咳甚、痰多加百部、紫菀、款冬花、瓜蒌、半夏等;肝癌者,右胁持续性胀痛或刺痛,入夜更甚,或可触及肿块、质硬不平,疼痛拒按者,加鳖甲、三棱、半枝莲、川楝子、延胡索等,还可合服大黄䗪虫丸;大肠癌,腹部阵痛,里急后重,大便干稀不调,排便次数增多或减少,便中带血或黏液脓血,肛门灼热,可加白头翁、败酱草、槐角、地榆、重楼、木香、当归、槟榔等;乳腺癌,术后调理较多,常伴乳房抽痛,可加柴胡、瓜蒌、鱼腥草、桔梗、川楝子、延胡索等;子宫颈或卵巢癌,术后调理较多,常见小腹下坠,可加柴胡、升麻、白芍、当归、白术、山药等。

【验案举例】

案例1

王某,女,74岁,临汾市人,2016年12月30日初诊。

反复咳嗽1月余,半月前在本市人民医院诊断为左肺肺癌并肺内转移(晚期)。CT示:①左肺中央型肺癌伴阻塞性肺不张;②双肺多发结节。住院治疗半月余,咳嗽不能缓解。现症:患者精神萎靡,面浮色暗,阵发性呛咳,咽痒,胸闷气憋,时咳,吐血痰,痰稀稠交替,纳差,舌暗红,有瘀点,舌苔白腻,脉弦数。诊断:肺岩。辨证:痰湿瘀毒阻肺证。治法:行气活血,解毒散结。处方:鱼腥草20g,鸡内金15g,柴胡10g,青黛3g,海蛤壳10g,炒苏子10g,白花蛇舌草30g,焦三仙各15g。

2017年1月15日二诊:服药15剂后,患者精神明显好转,胸闷、咳嗽、咳血明显减轻、饮食转佳。咽部自觉有异物感。舌苔白腻,脉滑。辨证为痰气交阻证。治当理气化痰,散瘀消结,佐以解毒。给予半夏厚朴汤合启膈饮,加山慈菇15g,玄参10g,鸡内金15g,白花蛇舌草15g。

2017年2月3日三诊:服药15余剂,咳嗽时轻时重,伴咽痒,痰多黏,眠差,舌质暗,舌苔黄腻,脉弦数。辨证为痰瘀内热蕴肺证,治当清热豁痰,化瘀安神,给予启膈饮加鱼腥草30g,山慈菇10g,半枝莲10g,昆布10g,海藻10g,炒枣仁20g,桔梗10g,鸡内金15g。15剂。患者用药后精神转好,咳嗽吐痰明显好转,胸闷较前减轻,咳血消失。

2017年5月25日出现腹泻,日3~4次,伴乏力,苔薄白,脉细,方选参苓白术散加减扶正健脾善后调理。此后患者每月间断服用启膈散加味10余剂以兹巩固。现面色红润如常,基本无咳嗽,有时还可干农活。2017年9月复查CT:左肺肿物明显变小,于10月9日兄弟二人手捧锦旗以表感谢。

案例2

杨某,男,75岁,尧都区人,2018年7月2日初诊。

胃大部切除术后吞咽不利3年,加重1月。3年前胃大部切除术后吞咽不利,偶饮食不慎则反酸、胃灼热,患者精神差,形体瘦弱,体重3年减少25kg,面色㿠白,纳差,二便常,舌质红、舌体瘦,苔白,脉弦细。诊断:噎膈。辨证:阴虚燥热,痰气互阻,肝胃不和。治法:滋阴润燥,解郁化痰,兼健脾和胃。处方:郁金10g,沙参10g,丹参20g,浙贝母10g,荷叶10g,茯苓10g,砂仁6g(后下),乌贼骨20g,白及6g,延胡索10g,蒲公英20g,鸡内金15g,焦神曲15g,甘草6g。5剂,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2018年7月7日二诊:患者药后自觉咽中顺畅,精神好转,面部有光泽,舌脉同前。继上方去清热解毒之蒲公英,加石斛10g、麦冬10g以加强养阴润燥之功,灵芝6g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山慈菇10g、莪术10g软坚散结,抗肿瘤。5剂,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2018年7月18日三诊:患者药后自觉吞咽不适感较前明显减轻,面色日渐红润,精神进一步好转,纳香,舌淡苔白,微腻,脉象较前有力。继前方去山慈菇。5剂,每日1剂,水煎服。给予食疗饼子方:核桃仁、黑芝麻、鸡内金、蜂蜜各等份,与白面和一起,做成烧饼。每天嚼服,长期吃。

一年来,间断服用加味启膈饮调理,病情稳定,未出现明显不适。

按语:《内经》云:“三阳结谓之膈。结,热证也,热盛则物干。”故我认为噎膈属于燥证,凡噎膈症,不出“胃脘干燥”四字。本病属于本虚标实之证,病本津亏,标为气郁、痰阻、血瘀,故治则以滋阴润燥、开郁理气、化痰活血为主,并时时固护胃气,胃气一振,则化源充足,诸脏皆得其养。治疗方药以启膈散佐以健脾和胃之大法。启膈散出自《医学心悟》卷三,其主要作用是润燥解郁、化痰降逆。现代主要用于抗肿瘤,治疗食道癌、胃食管反流病、反流性食管炎、顽固性呃逆、慢性咽炎、食管炎等的辨证治疗。

此食疗方取材方便,制作简单,长期服用,可以起到健脾补肾、滋阴润燥的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