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便秘

一、便秘

《素问·经脉别论》云:“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可见肺在人体的水液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二便。

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肺气以宣发肃降为基本运行形式,从而维持了人体的新陈代谢。肺在五脏六腑中位置最高,覆盖诸脏,故有“华盖”之称。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互属络于肺与大肠,互为表里,肺的宣发肃降对保持大肠腑气的通顺有着重要作用。应用宣肺或升提的方法来通利二便,称为“提壶揭盖”法。“提壶揭盖”法是朱丹溪创制之法,有“以升为降”之意。常用于气虚升降失司,小便不通之证。肺为水上之源,主行水,若其宣肺肃降功能失调,则小便不畅。肺之所以能通调水道,主要是靠肺气的肃降功能,水液归肾而下注于膀胱排出体外。如外邪袭肺,肺气不宣,肃降无能,水道不得通调,则可出现小便不利、浮肿等症。因此可以用宣肺利尿的药物来治疗,如苏叶、枇杷叶等。

肺失宣肃,亦可以使大便传导功能失职,致大便秘结或大便不通。用宣肺通便法,可收良效,如杏仁、桔梗、蜜紫菀等。若是由于肺失宣降、阴虚肺热等肺系疾病而致的便秘,其效最捷,并非承气类、麻仁类方所能及,主要取其正本清源、启上通下之用,为治病求本、通便之良法。再者,大便通调也有利于肺气的宣降。因此通利大便,亦是治肺病的另一条途径,保持大便通畅,有利于肺病的治愈。在治肺病的方剂中,加用通便药,可提高疗效,缩短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