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慢性腹泻
慢性腹泻是一种常见临床症状,并非一种疾病。是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的腹泻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病因较为复杂,病程迁延。根据病因不同,临床症状多样化,治疗原则各异。慢性腹泻在中医学中属于“泄泻”范畴。我在临床工作中常应用升阳益胃汤治疗各种原因的慢性腹泻,效果显著。
方药组成:黄芪15~30g,党参10g,炒白术10g,半夏10g,黄连6g,陈皮10g,茯苓10g,泽泻10g,防风6g,羌活5g,独活5g,柴胡6g,白芍15g,炙甘草6g,生姜3片,大枣3枚。
功效:补脾升阳,益胃清肠。
主治:慢性胃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胃肠神经官能症及肠易激惹综合征等。症见胃脘隐痛胀满,肠鸣辘辘,面黄形瘦,倦怠嗜卧,口苦口干,纳呆泄泻,舌淡白,苔白腻,脉沉细。
方解:升阳益胃汤收录在《内外伤辨惑论》及《脾胃论》中,李东垣最擅用此方治疗脾肺气虚兼湿热之泄泻。方中重用黄芪为君药,补脾益气,升举阳气;人参、白术、茯苓、甘草为四君子汤之组合,可益气健脾,助黄芪升阳除湿;陈皮、白芍、白术、防风为痛泻要方之组成,主调肝补脾,祛湿止泻;柴胡、羌活、独活、防风均为风药,善升举阳气,另风药多燥,燥能胜湿化痰,脾阳不升,易生痰湿,风能胜湿,配半夏化痰助脾祛湿;黄连苦寒、泽泻甘寒,二者清热燥湿为佐药,在此是为去其性而取其用,用于内有湿热,或肠中湿热者;生姜、大枣为药引,和肠胃,调诸药。
5年前,有一名患者李某,女,60岁,因直肠癌术后腹泻1年余,伴腹痛、腹胀来诊。患者骨瘦如柴,面色黧黑,精神差,全身乏力,纳差,食则腹痛腹泻,每日3~5次,粪质稀,肛门灼热不适,舌淡,少苔,舌尖红,脉弦。口服消炎、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半年余,效差。经他人介绍来我处就诊。给予升阳益胃汤加黄柏10g、山药20g加减治疗1月后,大便每日1~2次,腹痛减轻,腹胀消失,纳香,精神明显好转。再调理治疗3月余,患者腹泻偶发,腹痛消失,面色红润,可以正常料理家务。
2年前,治愈一名54岁男性患者王某。其大便不成形半年余,甚则完谷不化,日5~6次,每天晨起则如厕,先后就诊于多家三甲医院就诊,诊断为慢性肠炎。给予多种西药治疗,效果不显,故来我处就诊。患者精神较差,全身乏力,腹痛即泻,肛门重坠有不适及灼热感,舌质淡,苔白腻,脉弦。给予升阳益胃汤加诃子6g、白及6g、车前子15g。治疗月余,腹泻腹痛消失。
在临床工作中,升阳益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腹泻效果显著,是治疗泄泻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