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利湿散瘀消癥汤

5.自拟利湿散瘀消癥汤

【组成】薏苡仁30g,土茯苓15g,重楼10g,当归15g,生地黄20g,川芎10g,赤芍12g,桃仁10g,红花10g,三棱10g,莪术10g,水蛭3g,延胡索12g,桂枝6g,鳖甲15g,甘草10g。

【功效】利湿解毒,温经通脉,消癥散结。

【主治】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多囊卵巢综合征、盆腔包块等,症见经行腹痛,或月经量多有血块,舌暗有瘀点瘀斑,苔白厚腻,脉弦或涩。

【方解】方中重用薏苡仁健脾利湿,配土茯苓、重楼解毒消肿止痛;选桃红四物汤养血活血,三棱、莪术消癥散结;水蛭祛瘀之力甚宏而不伤正;延胡索活血散瘀,加强止痛作用;鳖甲软坚散结;桂枝温通经脉;甘草解毒和中。全方共凑利湿解毒,温经通脉,消癥散结之效。

【加减】经前乳房或少腹胀痛者,加柴胡、川楝子;月经期,去薏苡仁、土茯苓、重楼,加益母草;月经淋漓不尽者,加乌贼骨、茜草;经后体虚者,加生黄芪、党参、白术;大便偏干者,加酒大黄、芒硝;痰湿明显者,去甘草,加昆布、海藻。

【说明】本病治疗病程较长,需守法守方才能见效,病初体质较强者,宜攻宜清宜破;久病体质较弱者,可攻补兼施,或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并应遵循“衰其大半而止”的原则,正如明代张景岳所言的“养正积自除”。一般一个月为一个疗程,可观察治疗2~3个疗程,如无效或肌瘤反增大,或出血有增无减,则建议手术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验案举例】

张某,女,32岁,未婚。2015年12月23日初诊。

右下腹疼痛间作1月余,在某三甲医院做腹部B超提示“子宫肌瘤,5.2cm×3.8cm”,建议手术切除,患者因未婚,不同意此治疗,故求中医诊治。现症:右下腹胀痛,难以入睡,二便正常,舌苔黄腻,舌质暗,脉弦。平素行经时月经量少,有血块。诊断:癥瘕。辨证:湿热毒瘀阻胞证。治法:利湿解毒,消癥散结,活血通经。处方:利湿散瘀消癥汤加柴胡10g,川楝子10g。5剂,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2015年12月28日二诊:患者药后右下腹疼痛明显缓解,腹胀减轻,仍眠差,舌苔黄,舌质暗,脉弦。给予利湿散瘀消癥汤加琥珀2g,夜交藤20g。10剂,水煎服。

2016年1月10日三诊:患者睡眠较前好转,右下腹疼痛消失,纳差。嘱给予上方加鸡内金15g。5剂。应用此方加减治疗3月后复查腹部B超示“子宫肌瘤,2.2cm×1.6cm”,子宫肌瘤明显减小。半年后再见此患者已经结婚并怀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