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慢性咽炎案
2025年08月10日
十、慢性咽炎案
李某,女,63岁,2018年12月12日初诊。
主诉:自觉咽部有异物感10余年,加重1周。
现病史:患者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咽部异物感,口服咽炎颗粒、雾化等治疗方法效差。近1周来,症状加重,且咳黄白相兼痰,为求诊治,故来我科。舌质暗红,苔薄白,脉滑。
诊断:梅核气。
辨证:痰瘀热互结证。
处方:会厌逐瘀汤合半夏厚朴汤加减。桃仁10g,桔梗10g,白芍10g,红花5g,生地黄10g,枳壳6g,当归10g,柴胡6g,玄参10g,半夏9g,茯苓10g,厚朴6g,苏梗10g,鱼腥草12g,甘草6g。颗粒剂,5剂,每日1剂,开水冲服,早晚分服。
2018年12月20日二诊:患者喉中异物感消失,为求巩固治疗,再次就诊,舌质红,苔厚腻,脉滑。追问病史,来诊疗前2天,曾食用大量肥甘厚腻之品。处方:继上方加瓜蒌10g、苍术10g、陈皮6g。7剂,日1剂,水冲服,早晚分服。1月后随访患者,无明显不适。
按语:提到梅核气,多数医者首先想到其病机为痰气互结,多用半夏厚朴汤治之,但久病必瘀,且梅核气属于七情致病,肝气久郁,肝藏血,主疏泄,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瘀阻咽喉,久聚不散,故可见咽喉部异物感,瘀久化热,热毒犯肺,故而吐黄白痰,治疗应在理气解郁的同时给予活血化瘀,佐以清热解毒之品,而会厌逐瘀汤合半夏厚朴汤加减正合此原则,故此病人可获满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