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四七启膈方
【组成】半夏10g,川朴10g,茯苓15g,苏梗10g,郁金10g,沙参15g,丹参30g,浙贝母10g,砂仁6g(后下),桔梗10g,甘草6g,生姜3片。
【功效】行气化痰,开郁散结。
【主治】咽喉部有异物感,咳之不出,咽之不下,时发时止,每逢外感后或情志不畅而加重。慢性咽炎、梅核气等可用。
【方解】本方来自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卷下。四七启膈方即《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四七方、清代名医程国彭《医学心悟》第三卷的启膈散与柑橘汤加味而成。“梅核气”是指咽中有异物感,吐之不出,咽之不下,痰气郁结于咽喉。张仲景曰:“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咽喉为肺胃之门户,外邪易侵,情志不畅,肝失条达,气阴俱虚,津液不得输布,集聚成痰。程国彭认为“启膈散”为通噎膈开关之剂,方中半夏辛温入肺胃经,化痰散结,降逆和胃为君药;厚朴苦辛性温,下气、除满,助半夏散结降逆,浙贝母化痰散结均为臣药;沙参滋阴润燥,茯苓渗湿化痰、助脾健运,郁金行气开郁、活血散结,丹参活血养血以助散结,苏梗、桔梗合用开宣肺气、行气宽中,砂仁行气畅中、和胃降逆,均为佐药;生姜辛温散结,和胃止呕,且制半夏之毒性,甘草解毒和中,调和诸药。诸药合用,行气化痰,开郁散结,养阴生津,活血利咽,为升清降浊、润燥化痰之良方。
【加减】咽痛者加牛蒡子、菊花、金银花;咽痒者加防风、荆芥、蝉蜕;大便秘结者加大黄、桃仁;声音嘶哑者加胖大海、木蝴蝶;咳嗽者加白前、紫菀、僵蚕,去浙贝换川贝;嘈杂泛酸者加乌贼骨、白及、瓦楞子;纳差者加鸡内金、焦三仙。
【验案举例】
侯某,男,61岁,2018年8月22日初诊。
患者自诉咽部不适,吐之不出咽之不下3月余,曾在市人民医院做消化道造影未见明显异常。自行口服咽炎片、消炎药等效差。为进一步诊治,故来我处就诊。现症:咽部不适,自觉有异物,吐之不出,咽之不下,大便偏干,饮食如常。舌淡苔白略燥,脉弦。
诊断:梅核气。
辨证:痰气互阻。
治法:行气化痰,开郁散结。
处方:四七启膈方加黑芝麻10g,5剂。
2018年8月28日二诊:患者药后大便通畅,咽部不适感减轻,嘱效不更方。加减应用此方15剂后患者咽部不适明显减轻。嘱调节情绪,勿食辛辣油腻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