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3】如何看待战“疫”中90后的责任担当

【案例3】如何看待战“疫”中90后的责任担当

90后曾经被称为“垮掉的一代”,在父辈眼里,他们叛逆、自私、任性、缺乏责任感。他们崇尚实现自我价值,不在乎他人眼光,因此也承受了许多怀疑的目光:他们能否担负起诸多责任,成为中国社会可以信赖的、新的中坚力量?作为刚刚踏入职场的一代人,90后到底行不行?2012年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曾以90后为关键词,分析631条网络新闻后发现:舆论对90后的负评超过一半。90后,曾经给人吃不了苦的印象,他们过于追求自我与自由。2018年8月,领英发布的“第一份工作趋势洞察”显示:从70后到80后,再到95后,第一份工作在职时间依次递减:4年,3年半,7个月。95后平均7个月就离职,这让众多的长辈们觉得不可思议。90后的一言不合就辞职,曾让许多公司老板和管理者甚为头疼。

可是在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肆虐武汉,蔓延全国的严峻形势下,在抗疫战争吹响号角以后,90后们争先恐后地奔赴一线,用他们尚且稚嫩的身躯扛起时代的重任,成了抗疫主力军,誓死保卫人民,跟疫情战斗到底,用热心、爱心和责任心重新定义了90后。

案例来源:腾讯网/抗疫90后:曾经被称为“垮掉的一代”,如今正在保护全世界

https://new.qq.com/omn/20200308/20200308A0KPA800.html

问题思考:

如何看待战“疫”中90后的责任担当?

案例评析:

成长是每个人的必修课,是永不错过的列车,不管它是快是慢,每个人都会抵达自己的终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也许会成为很多年轻人成长道路上的阵痛,但也注定是他们一生中难忘的精神洗礼。俄国哲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环境影响人的成长,但它并不排挤意志的自由表现。”尽管成长本身无法选择,但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为成长所作的努力,终究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在某种意义上,突如其来的疫情,加速了年轻人的成长脚步。从前把名字写在校服上的90后,这一次把名字写在了防护服上,他们以令人钦佩的方式,选择了自己的成长路径。

“非典时,大家保护我们90后;17年后,我们90后要保护大家。”一位奋战在一线的90后护士的这番话被热转并收获了大量点赞。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阶段,一批批90后冲上了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他们没有经历过1998年冰雪灾害,也没经历过2003年 “非典”疫情,但是,面对新冠病毒疫情,他们主动请缨、逆流而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着90后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生在中国是件幸运的事情,危险的时候肯定不能退缩。”

这句话从一名95后男生口中说出,他是武汉市第四医院的一名男护士许汉兵,坚持不懈奋战在抗肺炎一线,他在防护服上郑重地写下“精忠报国”。

“如有不幸,请捐献我的遗体做研究攻克病毒。”

“关键时刻我不会逃避,我也不会做逃兵。”

……

这些话,出自一名95后的小女孩之口,她是武汉科技大学天佑医院肿瘤科的护士李慧。疫情爆发到现在,从除夕到初一,她坚守在工作岗位,从未离开。

事实上,在来势汹涌的疫情面前,这样的90后不胜枚举:不顾个人安危,深入一线探访疫情真相的记者;除夕夜整装待发,支援前线的解放军医疗队;各地医院,在请战书上坚定地按下红手印的医护工作者;还有每一位身在他方,心系武汉,捐助物资善款的爱心人士。这些人中,不乏90后,他们已成为国家遭遇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中流砥柱。

“哪里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了。”很多曾经加诸90后身上的标签,不乏奚落的评判,那可能是每一代人成长所必须经历的,他们没有辩解,却以自己的选择和行动证明“标签”的谬误和荒诞。也许追逐个性是这代年轻人身上鲜明的烙印,也许他们身上没有太多时代风雨留下的沧桑印记,但当时代的召唤来临,他们同样会毫不犹豫地肩负起应有的使命与担当。17年前的孩子已经长大,他们是逆行而上的天使,在最好的年华做最有意义的事情。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90后、95后毅然出列,交出一张让祖国放心、让人民满意、让亲人自豪的优秀答卷。

这一代90后、95后年轻人的成长,闪耀着理想主义和乐观精神的光芒。一位90后护士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她心中虽然感到“我的世界在那天全都黑暗了”,却不忘在朋友圈里发一句“加油吧,战士们”;在一线医务工作者的防护服上,动漫风格的涂鸦是他们丰富多彩的成长印记,那些“猪猪侠”“哆啦A梦”,令人忍俊不禁;哪怕在生死一线的重症病房,他们也期盼来自偶像的支持,让追星成为笑对病魔的力量。这代年轻人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面对困难的理想与乐观,就是他们驱除黑暗的明灯。

这一代青年深知,个人价值的实现必须与国家的命运同频共振,灾难加深了这一认知。面对疫情,各行各业的年轻人不约而同地组成青年突击队,贡献战“疫”青春力量。他们挺身而生,迎难而上,发扬创新精神,不逃避不畏惧,以赤子之心回报国家和人民,以无私奉献诠释青春担当。更有一些热血青年,在艰巨的战“疫”斗争中经受了考验,坚定了信仰,“火线入党”,选择成为一个有崇高理想的先锋战士。

什么才是最好的青春?这个问题困扰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90后、95后把对青春的思考写在摘下口罩的勒痕上,写在穿着防护服的陌生背影上,也写在战“疫”烈士的墓志铭上。他们的壮举告诉我们: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奋斗,在成长中坚定前行的当代大学生,一定会将奋斗和责任作为青春最美的注解。

教学建议:

此案例可在绪论“做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的时代新人”教学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