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斯芬克斯之谜

【案例1】斯芬克斯之谜

斯芬克斯是古希腊神话中一个怪物,据说埃及最大的胡夫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怪兽就是他。传说在众神居住的奥林匹斯山一块石碑上刻着一句箴言。主神宙斯想把这句箴言告诉人类,于是他派了斯芬克斯来到人间。斯芬克斯把这句箴言化作了一道谜语。他坐在古希腊忒拜城附近的悬崖上,拦住过往的路人,用谜语问他们,猜不中者就会被它吃掉。这句谜语给当时的忒拜城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这个谜语就是:“什么动物早晨四条腿走路,中午两条腿走路,傍晚三条腿走路?”后来俄狄浦斯从那里经过,猜中了正确答案。谜底就是“人”。在人生命的早晨,他是个孩子,用两条腿和两只手爬行;到了生命的中午,他变成壮年,只用两条腿走路;到了生命的傍晚,他年老体衰,必须借助拐杖行走,所以被称为三条腿。斯芬克斯听到答案,羞愧地大叫一声跳崖而死。

案例来源:百度百科/斯芬克斯之谜

https://baike.baidu.com/item/斯芬克斯之谜/2917?fr=aladdin

问题思考:

人的本质是什么?

案例评析:

斯芬克斯之谜并没能回答“人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虽然人的一生可以大致划分为幼年、青年和老年三个时期,但无论是四条腿、两条腿和三条腿都无法概括人的本质。斯芬克斯的谜底也可以是一只猴子:早晨四脚着地出门,中午两脚着地摘果实,下午一只手抱着果实回家。我们最终得到的只是人可能的形态,而不是人的全部。即使具有人的外形,也未必有人的本质。面对“人是什么”或“人的本质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中外思想史上许多思想家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为科学揭示人的本质提供了大量的思想资料。

马克思吸取了人类思想史上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特别是吸收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合理内核,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观点。他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的论述使“人的本质”问题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得到了科学的说明。

教学建议:

本案例可在第一章第一节“正确认识人的本质”教学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