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7】清华“馒头神”张立勇的故事

【案例17】清华“馒头神”张立勇的故事

1996年,江西小伙张立勇成为清华大学食堂的一名厨师。出身贫寒的他克服了自卑,业余时间刻苦自学,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托福考了630分,被很多高校邀请去作演讲,实现了从灶台走向讲台的人生跨越。他的成长经历很简单,小时候的梦想就是吃饱饭。高中毕业后,带着高中课本去打工,在清华当厨师深感自卑,在英语角受嘲笑激发斗志,最终实现了从灶台走向讲台的梦想。

案例来源:清华大学/清华“馒头神”张立勇的故事

http://www.tsinghua.edu.cn/publish/thunews/9656/2011/20110225231449 703395937/20110225231449703395937_.html

问题思考:

如何理解完善自身与奉献社会相统一?

案例评析:

没有个人的努力和坚持,他不会有今天的成绩,他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为社会作出了贡献。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评价人生价值的大小主要应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对社会所作的贡献。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否认人生的自我价值。社会是人类创造并由其个体组成的,人的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将使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奠定更好的基础。

教学建议:

本案例可在第一章第一节“人生价值的评价与实现”教学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