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6】维克多·弗兰克尔《活出生命的意义》

【案例6】维克多·弗兰克尔《活出生命的意义》

《活出生命的意义》是2010年6月1日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维克多·弗兰克尔。这本书主要讲述纳粹时期弗兰克尔开创意义治疗法的励志故事。

维克多·弗兰克尔是波兰精神病学家、犹太人,二战期间,他的全家都被关进了奥斯威辛集中营,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气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在狱中,他看到狱中伙伴一个个被残酷折磨而死去,心中不免恐惧。但他是研究精神心理的,他想,“我不能这样死去,我要战胜恐惧,我要看到希特勒的灭亡”。于是,他开始控制自己的思想,想高兴的事,不被恐惧所吓倒。他看到,虽然狱中囚徒们处于完全相同的恶劣环境,但有的人颓废倒下了,而有的人却越活越坚强。这样,他心中有了信念,就有了力量,使他能坚强地活下来。希特勒灭亡后,他根据狱中观察与研究,出版了《活出生命的意义》一书,书中详细描述了他在狱中的磨难和感受。他说:在某种意义上,人不是活在物质里,而是活在自己的精神里,如果精神垮了,没有人能救得了你。环境影响人,同样人也会影响控制环境,在相同环境下,由于人们对环境采取不同的态度,必然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案例来源:百度百科/活出生命的意义

https://baike.baidu.com/item/活出生命的意义/10009262?fr=aladdin

问题思考:

维克多·弗兰克尔靠什么从集中营活着出来?

案例评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真理:环境影响人,同样人也会影响控制环境,在相同环境下,由于人们对环境采取不同的态度,必然会产生不同结果。大学生身处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着难得的人生机遇,也面临着艰巨的人生挑战,在人生实践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困难,需要以正确的人生态度来应对挑战。

教学建议:

本案例可在第一章第一节“人生态度”教学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