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1】网红之“凉”的警示
2025年10月13日
【案例11】网红之“凉”的警示
从火到凉,需要多久?只需要一首歌的时间。
国庆期间,某名在今年夏天迅速走红的网红歌手,因为恶搞国歌被网友举报,直播间遭封禁,账号冻结,影音作品下架。前些天,她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5日。有网友感慨,从红到凉,不过夏秋之间。
无独有偶,两个多月前,网友举报某网红主播在早期直播中,公然把南京大屠杀、东三省沦陷等民族惨痛记忆作为调侃的笑料。在网上的一片声讨中,这名主播被彻底封杀。
案例来源:人民网/纪检监察报:网红之“凉”的警示
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18/1022/c1003-30354436.html
问题思考:
网络时代,我们如何守护道德?
案例评析:
网络时代是一个鼓励个性发展的时代,各种网络直播平台、短视频平台,给了普通人登台舞袖的机会。网络市场的繁华盛景让人迷醉,但这里不是规则、法律和道德约束不到的“盲区”“飞地”。底线守不住,纵然有再惊艳的作品、再巨大的潜力,背后有再众多的粉丝、再强大的平台,也决不能姑息。
犯一次原则性的错误就被彻底封杀,这样的惩罚不可谓不严厉,甚至可能彻底改变当事人的命运。但这种急剧的改变能让膨胀的心牢牢记住什么是公民的底线和责任,如此及时亮出“红牌”不仅能避免当事人犯下更大的错误,也能让其他公众人物受警示、明底线、知敬畏——这也是一种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法。
我们需要用完善的制度法规,严格监管,对挑战伦理道德底线的行为坚决取缔,用制度法规让这些网络红人不仅守底线,更要守规则。与此同时,在政策上出台鼓励措施,塑造正确价值导向,传播社会正能量的网络中坚力量,共建守法守信的网络空间,守住网络道德文明的“底线”。
教学建议:
本案例可用于第五章第三节“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