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2】台湾间谍门事件
2011年,18岁的小哲正在一所重点大学机械专业读二年级,因为学习成绩优异,他得到了去台湾义守大学学习交流的机会。
在一次聚会上,小哲被一位自称许佳滢的台湾女子搭讪,之后常常相约,小哲感觉到这位大几岁的小姐姐对自己的情意不一般。一个月后两人相约旅行,许佳滢不厌其烦地打听关于小哲的各种情况,比如亲戚中有没有公务员,能不能接触到政府的一些文件,并且告诉小哲这些文件还可以卖钱。而小哲因所学专业,可以接触到不少国防科工的机密,但他完全没有意识。当晚二人发生了关系。小哲回大陆后,许佳滢以恋人的身份向小哲提出要求,让小哲及时把他取得的成果发过来和她分享,彼此做对方的“眼睛”。小哲就读研究生后,得以参与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一些项目,逐渐感觉到许佳滢的要求不正常,但分手的结果是许佳滢四处诋毁小哲是个骗子。
据陕西省国家安全厅干警介绍,小哲总共向许佳滢提供了涉及中国国防科工的近百份情报,也收到了许佳滢的一些报酬,总共折合人民币45000元。经查明,许佳滢的真实姓名是许莉婷,1977年1月出生,比小哲大了整整16岁,是台湾军情局的间谍人员。
案例来源:百度百科/台湾间谍门
https://baike.baidu.com/item/台湾间谍门/22878096?fr=aladdin
问题思考:
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提高国家安全意识?
案例评析:
据北京市国家安全局干警介绍,这些被台湾间谍盯上的学生,大都是政治、经济等文科专业或者涉及国防科工机密专业的学生,这次因为国家安全部门及时发现,这些学生得以悬崖勒马。而他们的行为如果持续下去,最终将酿成大祸。案例中的小哲因为不再适合相关专业的学习而退学,并被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其他的几名学生也都受到了批评教育。提醒在外学习的同学们:警惕无缘无故的恩惠,拒绝免费提供的午餐。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在国家安全形势越来越复杂的今天,大学生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对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破坏活动保持高度警惕,切实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教学建议:
此案例可在第三章第二节“做忠诚的爱国者”教学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