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6】大学时期,如何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案例6】大学时期,如何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来自贫困农村家庭的小李,曾对大学生活充满了好奇和期待。然而,进入大学以后,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落差让他慢慢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困扰。在与人接触和交往的过程中,他总是觉得自己的家境比不上周围的同学,又没什么特长,学习的劲头也一直提不上来。所有的这些都使他感到了自卑、痛苦,常常自惭形秽,郁郁寡欢,不敢和别人交流,生怕一交流就会出洋相,也不愿意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喜欢一个人整天对着电脑发呆。一年半的大学生活,他没有交到什么知心朋友,所有的心事也总喜欢憋在心里,不愿与他人倾诉。

案例来源:百度知道/如何帮助和引导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771609816739747420.html

问题思考:

大学时期,如何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案例评析:

由于同学们对大学生活的期望普遍比较高,而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落差使不少的同学对生活感到了迷茫,不知所措,甚至过于放大自己的一些缺点或缺陷,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从而产生自我认识上的偏差,导致自卑心理的产生。对于这类同学,他们常常会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相比较,过分贬低自己,甚至还会臆造出自己有很多的缺点,将自己看得一无是处,对自己的发展失去了信心。

对于此类学生的话,做法是主要分两步走。

第一步做好自我调适。首先,要克服自卑心理,进行自我调适,学会自我美化,学会“向下”对比,从而使自己重获信心,想象有人还不如我;其次,要认同“专长永远都比什么都会一点要强”的观念,要清晰认识到特长不在于多而是在于专,抛弃完美主义的思想,我们不想很多方面都非常优秀,只要把自己的某项专长或特点发挥出来就行了;然后,学会从多个渠道发掘自己的优点,比如说我们可以采取优点访察法,俗话说“旁观者清”,要善于向你身边的同学朋友询问“你觉得我有何优点或特点”,通过别人的眼睛,你肯定会发现自己在别人的眼中其实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人,从而不断获得更多的自信;最后,要学会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客观冷静全面地分析自己,停止一些盲目、不合理的比较,不要过分担心自己不如别人,要学会审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培养一种自强、自信、自立的心态。要清楚知道哪些方面具有可比性,同时也要学会善于与别人比较(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第二步做好自我发展的调适。首先,学会科学有效地规划好自己的大学生活和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明确自己的优劣势,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和自己的人生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尽早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其次,及时学习、随时学习,特长不是天生的,优势也不是与生俱来的,劣势也可以转变成为优势,随时学习,有目标地实践,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思考、汲取和学习别人的优点和经验,从而不断提升自己;最后,要学会全面、系统地看待自己的成长,不要因为一时的挫折失败就产生悲观的心态,也不要因一时的成功松懈了自己。

教学建议:

此案例可在绪论“做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的时代新人”教学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