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0】“天眼之父”南仁东

【案例10】“天眼之父”南仁东

南仁东(1945年2月—2017年9月15日),中国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曾任FAST工程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射电天体物理和射电天文技术与方法,负责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科学技术工作。2017年5月,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2017年7月,入选为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

南仁东于1945年出生,1963年就读于清华大学,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硕士、博士学位。后在日本国立天文台任客座教授,1982年,他进入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工作。1994年起,一直负责FAST的选址、预研究、立项、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作为项目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负责编订FAST科学目标,全面指导FAST工程建设,并主持攻克了索疲劳、动光缆等一系列技术难题。2016年9月25日,其主持的FAST落成启用。

2017年9月15日晚,南仁东因病逝世,享年72岁。

案例来源:三联生活周刊/“天眼之父”南仁东:梦想与坚守

http://www.lifeweek.com.cn/2017/1012/49670.shtml

问题思考:

如何看待南仁东的人生价值?

案例评析:

“天眼”是什么?它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作品,是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别小看我们国家这口 “锅”,它比美国最先进的阿雷西博 350 米望远镜综合性高 10 倍,比德国波恩 100 米望远镜灵敏度高10 倍,能收到 1351 光年外的电磁信号,未来甚至能捕捉外星生命信号!就是这项工程让外国所有的天文学家望尘莫及,就是南仁东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看得最远的国家。

南仁东先生曾经说过:“人活着还是要做一点事”,他的一生只做一件事!

二十四载,8000多个日夜,为了追逐梦想,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心无旁骛,在世界天文史上镌刻下新的高度。

高尚的人生目的总是与奋斗、奉献联系在一起的。正因为有南仁东这群人,他们为了国家、民族奉献出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即便功勋在身,也没有过多奢求,直到人生的最后一刻,依旧想着为社会作更多贡献。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非凡的才华和勇气,更是老一辈革命家、科学家们深藏功与名的伟大人格。他的一生用英国小说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中的一句话来比喻最恰当不过:“在这个满地都是金钱的年代,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南仁东正是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追求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教学建议:

本案例可在第一章第二节“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教学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