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谁能代表中国精神
2018年5月24日,崔永元发布了一条微博,事关2010年范冰冰领取“国家精神造就者奖”,并配文称:一个真敢发,一个真敢领。这是继“大小合同”一事后,范冰冰再次被“敢说真话”的名人崔永元爆料。虽然娱乐圈里演员领奖并不是一件新鲜事,但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个被冠以“国家”之名的奖项实际上却和政府部门毫无关系,主办方竟是一家外资企业和一家联合媒体——梅萨德斯-奔驰与现代传播集团《生活》月刊。
此微博一出,可谓一纸激起千层浪,引起舆论一片哗然。有人震惊,更有人愤怒。媒体和社会公知普遍认为,范冰冰并不能代表“国家精神”,“国家精神造就者”就更无资格谈起,而奔驰把AMG精神与中国的国家精神相提并论或涉嫌侵害国家荣誉。
几天之后,一组众多国内知名媒体联合举办的“改革开放40周年人物评选”的榜单,悄然间流行网络……许多仔细看了这张榜单的读者,忍不住质问:什么时候,咱们的科研专家、文学大师,要和一群演员同框竞选?什么时候,非典期间拯救中国的“黄文林”,农业造福何止亿万的“袁隆平”,竟比不过一个模特,竟抵不过一个网红?虽然榜单的每个人都可以说是代表了不同群体的时代烙印,虽然人无所谓贵贱,社会分工不同,贡献各异……但是,真正影响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灵魂级人物”,却与几位明星网红同框在列,着实令人感到不妥。毕竟,真正能改变我们的生活质量、国家实力的,并不是几首流行歌曲、几个娱乐视频能够做到的。
案例来源:网易新闻/奔驰给范冰冰颁奖?一个真敢发,一个也真敢领!
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DJHIAHUN0515H58J.html
搜狐/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人物评选,里边的这些“戏子”真的扎眼
https://www.sohu.com/a/237555268_100097866
问题思考:
什么是中国精神?谁能代表中国精神?
案例评析:
中国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精神作为兴国强国之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
中国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魂。国之魂者,立国之本。千千万万为国家作出贡献的人,千千万万在生活中闪耀真善美的人,都是“中国精神”的造就者!
纵观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和中国革命的斗争史,多少仁人志士舍生取义,多少革命先烈血染沙场,多少莘莘学子鞠躬尽瘁,多少平民黎庶默默奉献。可以说,中国人民的创造写就了历史文明,中国人民的奋斗缔造了“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国难当头时奋不顾身抵御外敌拼死守卫家园的无畏英雄,是为国家的发展进步艰苦奉献一生的科研巨匠,是在灾祸来临时永远冲在第一线的我们的守护者,是在各个领域为国家、民族的荣誉而奋战的骄子,是一个个被尘世浮华所掩埋的默默无闻的优秀个体……是他们,用自己的默默无闻支撑起中国的强国梦;是他们,用自己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支撑起社会的一次次变革一次次进步!他们以无私奉献守卫国家的和平与安宁,他们以拼搏坚守铸就无数辉煌与灿烂,他们以身作则,唤醒沉睡的灵魂、警醒麻木的心灵!他们是国之栋才,是民族脊梁;他们,才是最值得我们崇拜的中国精神!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虽然“明星”“艺人”也有为国民带来艺术和乐趣的“实力派”,他们同样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适合与埋头实践、辛勤付出的真正英雄相提并论。钱学森、袁隆平、屠呦呦等人与他们之间的区别,犹如寒夜里的暖心之火与渺茫星点,孰轻孰重,谁更应当受到感恩爱戴,毋庸置疑。
教学建议:
此案例可在第三章第一节“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教学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