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IT男之死事件

【案例1】IT男之死事件

2017年9月8日晚,一封WePhone开发者苏某的“遗书”被曝光并引发大量转发。自称是WePhone开发者苏某的社交媒体账号发布文章表示自己被前妻逼迫:“今天我就要走了,App以后无法运营了。”

苏某称自己和前妻翟某通过世纪佳缘认识,结婚前已在前妻身上花了几百万费用。苏某同时表示,前妻以他“有漏税行为和WePhone有网络电话功能是灰色运营”两点来要挟自己,索要1000万元和三亚的房子。

9月9日,苏某的哥哥发布声明称苏某因不堪女方骚扰跳楼身亡且已经报警。记者从警方获悉,死者确实属于跳楼自杀。经家属报案,目前警方正在调查。

据受害者前妻翟某的校友称,大家对她的印象都是:家境优渥、美女学霸、神秘。她的上一段婚姻是在研二期间,也是以闪婚闪离结束,事后还向男方索要了20万分手费!大家都觉得匪夷所思,一个家庭条件优越的女孩,为何要以欺骗和恐吓的方式逼迫一个曾深爱他的IT男呢?

案例来源:网易/IT男之死,到底是社会的险恶还是理工男的悲哀

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CU3BBJAS0524DEF7.html

问题思考:

如何看待IT男之死?

案例评析:

市场经济,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带来了人们选择的困惑。在遇到冲突时,有些人会采取法律手段,有些人则默默承受。承受的后果轻则吃亏,重则像苏某一样失去生命。

翟某与苏某二人感情破裂后走入离婚程序,翟某以勒索对方财物为目的,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威胁或要挟对方,属于典型的敲诈勒索行为。欠缺法律知识不懂保护自己,使得翟某的行为对苏某来说显然具有绝对的威慑力,甚至击垮了他对生活的信心。

受害者可以说是部分IT男的缩影,纯粹、执着、认真,一心扑在工作上,自动屏蔽外界的纷纷扰扰,也不过多地理会人情世故,甚至不善交际。这是自身的性格缺陷导致的社交困难,学生时代可能还好,一旦进入社会,身边没有朋友可以分担心中烦恼,自己也不懂如何缓解压力,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他选择这样离去,无疑是被疯狂的前妻逼至绝境导致丧失了理智……

教学建议:

此案例可在第六章教学导入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