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26】如何看待大学生贷款高消费现象
近日,10G的“裸贷”照片及视频被打包在网上发布,167位女大学生的个人信息、亲友联系方式以及私密照片遭到泄露。这些贷款人的贷款金额多在几千元上下,从用途来看,多数都是为了换手机、买衣服,享受更加优质的生活等。很多人讶异,什么时候大学生成了需要贷款消费的高消费群体了?
案例来源:腾讯大辽网/“裸贷”背后的大学生高消费:有人花百万网购
http://ln.qq.com/a/20161209/013669.htm#p=1
问题思考:
如何看待大学生贷款高消费现象?
案例评析:
网络借贷平台之所以可以在学生中间横行,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借贷机构用较低的门槛诱骗学生上当,二是大学生金融知识匮乏,三是享乐主义人生观导致的扭曲的虚荣心。
享乐主义是一种对社会对个人都具有极大危害性的人生观。就社会而言,享乐主义的人生观使得人们只专注于经济的片面发展而漠视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造成人们精神世界的流浪和人与自然的对立。就个人而言,享乐主义人生观使得人们只专注于“物质家园”而冷漠“精神家园”,这种人生观不仅未使人生的意义更加丰富,反而使人生的意义趋于贫乏,使人类陷入深重的精神危机之中。古今中外,靠贪图享乐、奢侈腐化而成就大业者闻所未闻。相反,历史上因骄而奢、由奢而亡的例子,却数不胜数。那种以为通过助长享乐,就能刺激消费,搞活市场,拉动经济发展的想法是十分荒谬的,其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社会的发展进步是靠艰苦奋斗创造的。享乐主义滋长和蔓延,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带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只能滋生虚假繁荣的毒瘤,助长玩物丧志的风气,最终葬送已有的文明成果。社会进步的历史,绝不是“享乐的发展史”。
因此,同学们一定要深刻认清我国的国情,摆脱享乐主义的陷阱,重塑精神超越的人生追求,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指导人生实践。
教学建议:
此案例可在第一章第三节“反对错误人生观”教学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