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军的足迹

1.追寻红军的足迹

历史上,城口县是重庆市第一个打出地方红军旗帜的县,第一个被地方红军攻占县城的县,第一个迎来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的县,也是重庆市唯一成建制建立了从县到村苏维埃政权的县。

1929年,城口县境内就出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方红军;1930年,红军解放了城口县城;1933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33军从万源进入城口县,开辟了城口苏区,从而使川陕革命根据地的范围扩展到东达城口,西至嘉陵江沿岸,面积达42000多平方公里,人口达到600多万。1934年1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报告中称赞“川陕苏区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大区域,川陕苏区是扬子江南北两岸和中国南北两部间苏维埃革命的桥梁,川陕苏区在争取苏维埃新中国伟大战斗中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和意义”。

在城口县采访期间,追寻着当年红军的足迹,我们来到位于城口县坪坝镇议学村的红33军指挥部旧址,高燕镇的红军广场、红军村参观学习。驻足当年红33军297团与敌军作战的遗址,我听老党员、村干部讲述当年红军在城口创建苏维埃政权,帮助老百姓恢复生产、当家做主人和老百姓支援红军的故事。当时只有5万人的城口县,有3千人参加红军,全县老百姓向红军捐粮10万斤,编织草鞋5000多双、斗笠2000多顶。红军长征时有500多人踏上万里长征路,有470多人牺牲在长征路上。

如今,在城口县的许多地方都能看到当年红军战斗生活的遗址,看到老区人民在实现全面小康、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传承红军精神,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美丽生态家园所取得的骄人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