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突然要出野外的通知,本有点不情愿,心想,为什么是我呢?等一出去,眼界开阔,心情舒畅,牢骚丢到一边。

当晚到遂宁,第二日上午,到西眉镇一带测剖面。路不好走,沿途好多赶集的人,以老年人居多。有的拄着拐杖,看起来很吃力。我们剖面的起点在路边的一座商店边,商店里聊天的人坐在一小矮凳上,大话扬天。见我们陌生,有人出来问。说明来由,他引我们到商店的后头,说,有一种石头易碎,一碎就垮。你们得注意。

这位中年人年纪不大,黑眼圈很明显。随便攀谈几句,故意问,商店的生意怎么样呀?他连连摇头,直说不好,人都走完了。户口本上登记的,有的走得一个不剩。

又到一处,见一白头老人正坐在绿树下,用竹子编着什么。房子旁边,压着一座新修的坟,花圈尚未褪去颜色,一些被风撕扯得蓬头垢面。白头老人见车驶过,缓缓看一眼,又低头忙活了。这里可真奇怪,不知啥原因,坟多修在住人的房子旁。见到好几处,新房已成旧宅,野草成为里面的主人。家门破败,屋檐下垒起的木料上,已长起肥嫩的苔藓。

有一处老房子,看起来久没人住。房子和宠物一样,要人养,人走了,房子格外老得快。这家房子墙壁的底端,摞着红石,应是就地取材。红石之上,木骨泥墙。墙壁外裹一层红泥,里面填充竹子。一处泥墙破了个洞,竹条露出来,像是折断的骨节,旁边有人用粉笔写道:八颗红宝石。

成都金沙遗址中,根据考古信息复原的民居,极类似眼前这座。不同的是,那座屋顶是草,木骨泥墙直接延伸到地面。成都平原这一带潮湿,据我观察,下面垫石头,能起到防潮的作用,泥墙不致过早腐朽,可以增加使用寿命。

按这个思路,金沙遗址中发现了象牙、鹿角、猪獠牙等,又在一古河道边,气候应比现在更潮。怎么复原的建筑墙根呢?没有其他东西,那种墙壁应该熬不过一个雨季。

村里有狗,听到有人,老远在叫。隐约有人说话,就是不见影。

若在我们老家,狗叫得这么厉害,定会有人到院坝上看。老远望到陌生人来,故意扯高嗓子,要喊几句。村庄顿时活泛。

旧房子那边,贴地拴着两头老黄牛,见我们走过,新奇得顾不上吃草。

这里的农家院落前,多挖一个鱼塘。鱼塘水浑浊,顶头飘着一层草,据说是鱼草。这么浑浊的水里,怎么会有鱼生长呢?鱼塘四周,主人种着几溜豌豆,一些正在开花,白色的、暗红色的,一些已长出豆角,微风一吹,腰肢荡漾。

路过某个院落,三五只狗狠心追咬,同事示意快走,别去招惹。村里的狗和城里的宠物狗一样,个头都小,我不大怕。这几年发展快,狗也换了身份,可以坐电梯,可以去医院,可以正大光明地住进楼房。以前村里的狗,可没这种待遇,身份也不一样。是那种大狼狗,见到陌生人,吼一声,崖上的土疙瘩哗啦啦往下掉。

听见狗咬,一壮年男子从院子里闪出来,给我们递烟,态度诚恳到卑微。谢绝后,我搭讪,今年没出去吗?他说,出去了,回来挂清。没明白什么意思,又不好问,假装听懂。半路上问同事,他是四川人,也不知道。原以为是给家里小孩提亲的意思,后来打听,所谓挂清,就是上坟。

哦,再过几天,就是清明了。

当地还有上亮的说法。腊月三十,要给祖先的坟上点几支蜡烛,是为上亮。蜡烛点上了,活着的、死了的,一起快快乐乐过个节,也没有多少悲痛的气氛,慎终追远的念想,都在亮着的蜡烛上。

查过资料得知,这里岩层年代属侏罗纪,以前出土的马门溪龙化石,就在这个“红层”内。马门溪龙脖子长,号称亚洲第一龙,曾在甘肃、新疆及西藏昌都等地都有发现,是地质学家杨钟健先生定名的。眼前这些个低矮的小山包,要不是产状这么平,随便一脚,都能踢到恐龙化石吧?

看这里建房子,要将红层凿下来,或当成砖,或做柱子用(即石骨泥墙)。年代久远的房子,红层上有凿痕,整齐排列,意外地成了装饰的花纹。不知这些材料上,能不能遇到化石?一想到就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