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的故事
李冬阳
却说那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最后单单剩下一块未用,弃在青埂峰下。哪知此石自经锻炼后,灵性已通,来去自如,去过烟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再次回到青埂峰时,石壁上已作满奇传。青埂峰另有一石头修得灵气,能说得几句言语,能变得人形,常与女娲石交谈。
有一天小石头问道:“那人间到底是如何使人痴迷的?”
“人世间无非是家庭琐事,闺阁闲情,诗词谜语,痴迷算不上。只不过我亲眼看见大厦呼啦啦地倒塌后,便回此处避世消愁,现在想想也不过是儿女间的悲欢离合,一个时代的兴衰际遇罢了。你想去便去,也不枉费修得的灵气。”
自此小石头下山。
小石头初来乍到,听到城外的轰鸣和嘈杂的声响感到无比的奇怪,便化作人形问其旁边人:“城外怎么了?”“是马占山将军带领全体将士在江桥阻击日本侵略军,已经好多天了。”小石头似懂非懂,看着街上的萧条破败,只知道如今的人间已经与女娲石所说的烟柳繁华地大不一样。两个月后,小石头终于搞懂了他的处境,这是一个动乱、遭受侵犯的国家,日本人侵略东北,诸多的抗日英雄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全副武装、奋勇抵抗,而马占山将军就是带领着军队,打响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第一枪,而这场战役正是江桥保卫战。
1940年,小石头来到了河岸边,那里有一位名叫杨靖宇的军人正被日军团团围住。“不必多说,开枪吧。”杨靖宇面对日本军的劝降平静地回答,他已经带领东北抗日联军战斗数月,部队越打越少,现在只剩下他一人。小石头亲眼看见杨靖宇倒下,随后日本人解剖他的尸体,肚子里除了棉花就是树皮,没有一粒粮食。小石头想着:“这个国家永远不会沦陷,因为这里生活着毫不妥协、奋力抗争、不畏惧死亡的人。”自此,小石头一直在这里生活,看到了在炮火中逃亡的难民,保卫家乡誓死抗争的英雄,在狱中即便被日本军阀折磨致死也不泄露一句消息的共产党人。
1945年8月15日,日本人宣布无条件投降,小石头看着这个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国家,他不愿看到这个国家再受苦受难了,便回到了青埂峰,沉沉睡去。
这一觉就是60年的光阴岁月。
醒来后的小石头,来到女娲石前:“我下山游历几十年,那人间已经不像你所说的昌明隆盛,诗礼簪缨。到处都是炮火,战争频仍,民不聊生,即便他们取得了初步的胜利,也依旧要饿肚子,饱受洪灾与饥荒。”
“你说的,可是中国?”
“是的。”
女娲石大笑道:“那里已经今非昔比了,你何不再去下山游历一遭?”
小石头再次听了女娲石的话,下山游历。他再次来到这片黑土地上,如今这里青山绿水相映,高楼大厦林立,经济发达,人民幸福。小石头大吃一惊!
不过这说来也并不奇怪,一个国家的未来,早已在过去的岁月时光里有所体现。因为这个中国自始至终都有不畏艰难险阻、拼搏奋斗的精神。人民辛勤劳动,开垦北大荒,将一片片荒地变为沃土,这就是新中国的一个缩影。
保卫战的号角仍在小石头的记忆中呼号,热血曾浸染小石头的身躯,垦荒的汗水一滴一滴也在小石头身上留下痕迹,如今他选择与他的记忆一同静卧在这里,伴着机器的轰鸣声与火车的汽笛声,历经严寒、霜雪,岿然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