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之春,春浓于水。

2021年,一场唤醒春天的绵绵细雨过后,天空一碧如洗。暖融融的和风,轻轻柔柔地掠过江面,而后漫上江滩一眼望不到头的浅绿,徐徐吹向更远的青山,吹向更远的绿水……春天的新蕾,在长满江岸的水杉树枝头颤动,春风、春雨、春晖里,漓江,盛着满满一江春意,以“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豪气,热情呼唤天下宾客……

3月22日。大河背村。一江碧绿的水绕村悠然而过,岸畔绿色格外宜人。俄罗斯外长谢尔盖·维克托罗维奇·拉夫罗夫兴致盎然地游览漓江阳朔段,游船经过大河背村渔业队岸线修复点时,他愉悦地望着岸线上的茵茵绿草和大河背村的绿树翠竹,还有不远处舒卷白云下连连绵绵的奇山秀峰,山不动水动,随着游船的顺流漂移,精彩漓江山水的画卷慢镜头般徐徐拉过……经济、社会、文明的发展程度,绿水青山是重要的检验标识。在漓江,他身临其境地感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执着与成效,赏心悦目之中,他情不自禁地由衷赞叹复赞叹。他兴致勃勃地向满脸春风的游客招手致意,在场的记者抓拍到这一镜头时,背景就是20元面值人民币里的那幅奇山秀水图。这,又让漓江和漓江边上的大河背村成为网上热搜和网红打卡地。

4月25日。带着浓浓春意的江风习习,江面碧波荡漾,水鸟翱翔,岸畔翠色可人。

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漓江,在阳朔河段,他满怀深情地眺望着浪石村乡村道路生态修复点上,科学人工修复与自然风景相融的自然美,望着近处水草茵茵于人工岸石缝间,夹岸竹丛树篱,皆以原生态的风姿和韵味,张扬一种灵动而秀美的青春朝气。习总书记的脸上漾起欣慰和喜悦的微笑……在江风清润的游船上,对漓江一往情深的习总书记第六次对漓江流域综合治理、生态保护、旅游产业发展等工作做出重要指示,为漓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迈入新发展阶段的桂林乃至广西以绿色发展新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指明了目标路径。

习总书记对全国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更是一往情深!

8779亿元!这是最近5年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生态保护修复相关转移支付资金数目。还青山以葱茏、复水以澄澈,国家掏出的是真金白银。

国家生态保护修复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陆续启动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

4月22日第52个世界地球日如约而至。今年的国际主题是“修复我们的地球”,与我国的活动主题“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互呼应,传递出人类对于地球这一唯美家园的关注与热爱。据自然资源部资料显示:“十三五”时期,我国空间生态修复取得开创性进展,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取得显著成效,湿地生态系统逐渐好转,生物多样性不断增加,初步形成了生态修复新格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系统保护陆地和海洋重要自然生态系统;调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将整合优化后的自然保护地、生态极度重要和极度脆弱区域以及国家一级公益林、重要湿地、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冰川及永久积雪、红树林、珊瑚礁等重要生态系统划入生态红线。

一定要给人类活动划定边界:“十四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将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水利万物,泽被众生!

大自然的生命,得益于水的滋润,水的恩赐。漓江的秀美,更是得益于水的滋润和恩赐。

广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生态优势金不换”的殷殷嘱托,守护良好生态环境这个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契合漓江生态保护与修复,不断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强区步伐。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广西”的总目标,全面实施“生态立区,绿色发展”战略,在八桂大地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坚定不移地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之路。

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快推进江河源头和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实施桂林漓江生态保护和修复提升工程……

漓江生态保护和修复,广西仍在坚定不移地努力!

笔者在漓江流域采访期间,自然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国家自然资源总督察陆昊,率调研组在桂林市就加强漓江流域生态保护,杜绝滥采乱挖、石漠化治理、推进生态修复等工作进行调研,对绿色发展印记鲜明的生态链构建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调研期间,自治区主席蓝天立与调研组就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深入交换意见……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山清水秀生态美,是广西的金字招牌”。

从中央到地方,漓江生态保护和修复的强大合力正在形成——撸起袖子擦亮广西“山清水秀生态美”的金字招牌。

陆昊部长率领的调研组对漓江流域矿山分布、矿业权设置及退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等情况进行深入详细了解,还不辞劳累顶烈日冒细雨前往七星区、阳朔县等地调研关停后实施生态修复的采石场,查看石灰岩山体隐患和清理、保水、复土、复绿等措施的成效。陆部长还沿漓江阳朔段了解流域自然生态格局和沿岸“治乱、治水、治山、治污”情况。

漓江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机遇与压力同时落到桂林人的双肩上。

这是桂林实施大规模漓江流域生态修复的契机和推动力。漓江流域的生态修复步伐,必须快马加鞭……

如此巨大的作用力推动下,桂林,将坚定不移地肩负起使命担当,以铁腕之力保护绿水青山。坚持以自然修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要,综合修复为基础,实行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协同治理、重点治理,推动漓江生态稳中向好,好中向优,真真正正让“江从白鹭飞边转,云在青山缺处生”、生态风光旖旎的漓江山水,成为壮美广西“山清水秀生态美”永远铮亮铮亮的金字招牌。

(徐仁海,笔名碧海,广西作家协会会员、防城港市作协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在《广西日报》《民族文学》《中国报告文学》《广西文学》《三月三》《红豆》《散文诗》发表报告文学、小说、散文、诗歌近百万字。出版散文诗集《走进你的梦里》、中短篇小说集《黑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