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望故乡(组诗)

回头望故乡(组诗)

黄官品

梨园的春天

那年许的诺言去看梨花

去邂逅梨园的春天

结果半途而废一场空,梨花白了

一年又一年,我被什么暗杀在诺言的狱中

撞南山的风,踏空天的云

满身尘埃的流水

我骑着一棵棵盘虬卧龙开满花的老梨树

横空地面,摇响记忆的钟

一朵朵一枝枝一棵棵满园的梨花

天真的,惊喜的,凝视的眼神

那繁花似锦的心,笼罩我活着的边界

依次反复,排列出的爱和痛

昨夜梦中,如愿以偿

枝繁叶茂的梨园夏天,结满梨果果

我紧紧抱住一棵棵梨树喊

心,种这儿

梨子成熟的季节,诺言枯死了

载不动秋风的枝头,摇碎西窗的霜

一页页涂满感伤的暗红信笺

堆满心间,不忍卒读的

还有那一座睡了落日颓废的山头

清 明

打上细雨纷飞标签的日子

桃园红过,梨园白过

村外荒原,蕨开口,蒿露头

车前子,蒲公英,站路边招呼着进山的人

黄连挑出一盏盏黄缨的白灯笼

由近及远的父亲,爷爷,奶奶

从山野外田间地埂上

从树下草丛,到处跑出来

喊着一群牛羊

喊着我吃奶的乳名,走来了

我带着兄弟姐妹来了

背着箩提着篮,还携带着儿女疑惑的目光

形同虚设的家庭宴会,一场清明雨

从山前路口,从山坡上

从枝头草间,郑重其事匆匆赶来

还原一副亲情图表

把逝去的亲人从装满记忆的泥土块中翻开来

借清明节的天空煮一锅新鲜的饭菜

带上烟酒茶,糖果,纸钱,香

洁白的云,跪下来

和父亲,奶奶,爷爷见面

面对这棵松,那棵柏

说出自己的名字,喊声父亲,奶奶,爷爷

三言两语又略显敷衍了事

说些无关痛痒又直抒胸臆的话

生前死后的根系枝叶

兜底从心底掏出,堆父亲坟前

从头翻阅一遍,清空归零

还把清明还草木,还给山野

把父亲奶奶爷爷,归还泥土

把怀念留到明年

还来,继续把活着的和死了的根系

从故乡的山水间一根根刨挖出来

说话,浇水,抚摸一遍

滋阴壮阳,繁茂人间的四月天

碑记徐霞客

岁月流水的途中

明崇祯年间咕咚咕咚传来

徐霞客逆流的跫音

裹足彩云间

一条怀揣300多年的江水

一九八五年八月十七日

在马雄山东麓洞口

亮出底牌:珠江源碑记

消息从洞外

长满荆棘的石壁凿刻出来

突然间一个老牛饮水的山洞

光宗耀祖

露出大智若愚的额头

敞开源远流长的胸襟

马雄山,有了说法

流落在外的珠江

总算回到家乡,认了爹娘

珠江源

洞口一潭汩汩之音

如此清澈,虚无

犹如神来之笔点画的梦境

伸手抚摸的蓝天白云

马樱花的红,爬地松的绿

那一潭山间睡了的碧水

让游客忘了呼吸

使旅途断了线

山风訇訇然涌出的丫口

一爿胸怀天下的罗盘,磨动

一顶无色的天空

筛下的心,纷飞的雨

最初谁远离这儿

如今谁又回来

哟,那个滴水的洞

玩出滋润,才叫活着的山

大桥念湖观鹤

农历三月,飞出大桥念湖天空的边线

九月带着老少,返回,越冬

天地间一条生命线,从古延伸至今

拴住,养活,两个家园的山水

随季节迁徙,不需要户籍文凭,不需要缴养路费

不需要租借和购买栖身地的阳光,空气和水

白天在念湖漫步觅食,神仙般的日子

夜晚立于浅水,用一只睡眠的脚悟通天的道法

被惊飞的黑精灵,风声鹤唳的箭,射穿天日的晨光

啄光藏于大寒的满天冰雪,衔走初春的柳绿

生于斯长于斯的树木,高举着一棵棵两吨重的目光

虚拟的队形,跟随那一群黑颈鹤飞出乌蒙山

往来于大桥念湖的游客,若没一个铜板

别说跨界出境越冬晒太阳,恐怕梦都出不了门槛

我浑身疼痒的胸膛两侧,漏出一股慕名的风声

兀自煽动着滑过天际的隐形翅膀

耻笑或侮辱自命清高翻阅人间山水

却灰蒙蒙飞不过念湖的心埃

看油菜花遇见大月亮

天地暮色的帘

渐渐遮蔽尘世的喧哗

站窗前看见,小星星们脱光了

睡被子里偶尔翻动眼睛时

月亮,裸出来

一种窒息的美,煽动炉膛的风

看不见的芬芳

弥补着透风漏气喊痛的关节

连通外界的插头

眼鼻耳口和心,还有梦

插进那片金黄的油菜花

用看见摸来的美,呼吸

填充魂不附体虚弱无力站稳的身子

蹁跹的蝶

拍打着气鼓食涨的肚子

听诊器传来

内体粮草过剩混杂搅拌的蚀骨声

还好,白天吃下一版版清热解毒的油菜花

蜜蜂舍生忘死蜇人

毒疗不守道随意肿瘤大的心肺

(黄官品,诗歌作品近年在《长沙晚报》《长春日报》《西北文学》《湛江文学》《攀枝花文学》《边疆文学》《厦门文学》《椰城》《海燕》《牡丹》《延河》《诗刊月刊》《诗林》《星星》《诗刊》等近百家报刊陆续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