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语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武夷山的“仙游峰”很好地诠释了这一说法。它壁立万仞,却又险象环生,傲居于群峰之中,海拔虽然只有四百多米,但不屈的气势和巍峨的身姿,也不禁让人敬而生畏。

它常常在清晨的睡梦中醒来,俯瞰多情的九曲溪,眼见一缕缕仙气飘然而至,也不禁眼神迷离。这是山脚“云窝”发散出来的水汽,它们在阳光下云蒸霞蔚,变幻着自己的身姿,演绎出浪漫的仙境之旅。

“云窝”是大自然赋予武夷山的独有景观,它们是因峰岩崩塌而形成的石洞,大大小小有十多个。每当艳阳高照的时候,洞口就飘逸出缕缕的雾霭,如云彩般,故名“云窝”。

云窝四围,响声岩、丹炉岩、仙迹岩、天柱峰、更衣台、晒布岩、天游峰、苍屏峰、接笋峰等环绕而立,但是这一个个奇特而新颖的名字,就会叫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尤其是那晒布岩,传说就是仙人在此晒布的地方。那些奇特的山石,状若长长的绸布,让冰冷的石头也有了些许人间的温情和温度。

仰首,看仙游峰弯弯曲曲的石梯,像从云端垂下的一条丝带,仿佛在风中飘扬。人在其间攀登,似乎手可摘星辰。仙游峰又分为上天游和下天游,石梯一共有八百多级,全程走完也是需要恒心和毅力的。

周围没有一个人退却!我们一道同行的还有老人和孩子,因为我们是参加的临时组团旅行社。记得还在武夷山停车场,当旅行社的面包车来接我们的时候,就发生过一件很不愉快的事儿:东北的一个大妈首先把持车门,不让别人进去,好让丈夫挑选座位。四川的一对老年夫妇因此怒发冲冠。双方在停车场吵得不可开交,差点动起手来。

“你们都挑好位置吧,把最后的一排留给我们。”我突然大声说道。十几个人顿时都呆住了,然后大家默默上车,气氛尴尬而凝重。

但现在,经过一两天的旅行,大家已经亲如一家人。上山途中,你牵着我,我拉着你,努力向上攀登着。大自然的青山绿水,无意之间竟然成了“爱”的黏合剂,把人们的心黏在了一起。

摆在面前的险峻似乎也没那么可怕了。毕竟,人性的友爱,才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风景!

人在山中攀,歌在云中飞。终于登上上天游的一览亭了,上天仿佛也在这里开启了天堂的大门,其下绝壁悬崖,溪水淙淙;其上花树摇曳生姿,可闻仙乐隐隐约约。难怪当年徐霞客情不能自已:其不临溪而能尽九曲之胜,此峰故应第一也。

想象徐霞客一生追逐着自然的美,他的灵魂也一定是高洁而纯粹的,就像这面前的青山和绿水。也只有这样的青山和绿水,才能承载一个人千年不变的精神和气质,仿佛天游峰山石跳动的脉搏,让我们每个人去触摸,去感受。

世间万事万物,唯有精神和气质可以不灭。比如武夷山的故国古城。在天游峰视野所及的地方,当年武夷山的先民们刀耕火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是他们的身体化作了春泥,回归了大地,是他们留下的灿烂文化,成了武夷山深厚的土壤和根基。

自然轮回,万物轮回,唯有爱会永远。走过下天游,遇见那棵红豆杉,粗壮的树干,虬曲的根枝,茂密的叶子,红朗朗的果实。看见它,就总是想起一首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在如此险峻的山上,红豆杉是不寂寞的,因为每个人经过它身边时,都会点头致意,都要和它进行心灵的交流。天游峰,由此多了新的故事和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