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钟山送来的“开业之石”

广西钟山送来的“开业之石”

在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的中国核地质标本陈列馆里,陈列着一块灰黄相间的矿石,纵然岁月已流走了一个甲子,这块矿石依然保持着当年的“锋芒”——工作人员手持先进的伽马仪慢慢瞄向它,“嘎嘎噶”的声音顿时从仪器中传出。

1954年秋,这块产自广西钟山的铀矿石被带进中南海,时任地质部常务副部长的刘杰手持盖革计数器向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进行探测表演,放射性物质使仪器发出响声——这块铀矿石的发现,无疑证明我国地下是埋藏着铀矿的。正是从这一天的这一块矿石开始,代号二机部九局的中国核武器研究所应运而生,青海海晏金银滩的原子城拔地而起,钱三强、邓稼先、朱光亚等一批科学家和数以万计的核工业人汇聚到了中国的大西北,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正式进入倒计时。

1964年10月16日15时,随着一声巨响,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这一声,是响彻世界的新中国崛起的声音!这一切,都源于这块小石头,它见证了中国核工业的起步与发展,是中国核工业的“开业之石”,是保障数万万中国人民幸福生活的“安全之石”,是大国重器,是中国人的底气!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三一〇核地质大队,也珍藏着一块“开业之石”,只不过它是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收藏的“开业之石”的仿制品。然而,珍藏这块“开业之石”仿制品的背后,是一段浸泡着苦难和奋斗,饱含着理想与信念的慷慨悲壮的队史,是告慰先辈、启迪后人,在八桂大地的莽莽群山中竖起的“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的巍巍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