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林产业发展格外火

3.老区林产业发展格外火

说到城口县的林产业发展,还得归功于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城口县境内最高海拔2685米,最低海拔为481.5米,年均气温在13.8度,是我国核桃最佳适生区之一,2001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全国经济林之乡、中国核桃之乡。2005年,“城口核桃”通过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到2020年底,全县种植核桃面积达30万亩,实现销售额2.3亿元,加上林下种植中药材销售6.5亿元。目前,一棵核桃树所生产的核桃可卖到七八百元,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一个重要渠道。

江成敏给我讲的一个两兄弟分家时,为一棵核桃树而发生争执的故事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城口县明中乡金池村一家两兄弟都已成家了,在分配家产时,唯独对一棵核桃树的分配产生了争执,最后采取了按树枝进行分配,而且当哥的发扬风格要了枝少的部分,这场争执才算结束。

川鲁林业公司董事长马明对种植经济林帮助乡亲们增加收入深有体会:“我们公司发现在这里发展核桃产业有前景。2000年第一轮退耕还林时,很多老百姓不情愿,当时我们选了品质较好的‘渝成一号’树苗,第一年嫁接,第二年就结果,让每户的核桃产量增加到150多斤,最好的可增加到300多斤。到2017年,我们在全县种植了5万多亩核桃树,实现产值8千多万元,有3万多农民受益。有了稳定的收入,老百姓就有积极性,通过发展林业经济返乡创业的村民多了,留住了建设美丽乡村的人才,同时村民的观念也转变了,自己修枝打叶,发展林下经济。有了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基础,深加工的企业就进来了。”

在高观镇,我们参观了重庆城口核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将核桃的深加工基地选在了高观镇。从2018年开始建厂,至今已投入5千万,第二天,也就是5月18日就要正式投产运行。预计年加工野核桃200吨,年产核桃油10吨,实现收入1个亿。

公司总经理代小平怎么看也不像一个年创产值40个亿的老总,如果不是高仁茂介绍,我还以为代小平是工厂的技术员。代小平说,自己是重庆市潼南人,从小就跟着父母亲到新疆打工,并在新疆上的学。后来自己长大了也在外面打工,有了一些积蓄后就开始办林产业,目前在潼南建设了一个32万亩的柠檬生产基地,年生产柠檬达28万吨。因为城口县的生态好,林业资源丰富,有其他地方不多见的野核桃品种。这种野核桃是生产高品质核桃油的最佳原料,一吨核桃油市场价格达到100万元。通过收购野核桃进行深加工,既可增加村民收入,又能提高核桃的附加值。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城口县可谓是绿色生态县。

20年来,通过两代人的不懈努力,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在城口县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据科学考察证实,目前生物、动物的多样性的格局已然形成。被称为活化石、起源于恐龙时代的崖柏,全球仅有四种,而重庆城口崖柏是其中之一,其他三种分别是南美崖柏、日本崖柏、朝鲜崖柏。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优化和人们生态保护意识的普遍提高,兽类、鸟类、两栖类、鱼类等动物种类和数量都在增加。

大自然承载着人类的生存和希望,良好的自然生态为人类创造了舒适环境的同时,也源源不断地向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资源。在城口县,人与自然的和谐相融,展现了别样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