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游(组诗)
董进奎
长岛望海
我喜欢紫外线剔透我的皮肤、肩胛骨
针灸一囊有所闪失的灵魂
淘过的砂石细腻晶洁,隐含生命历练的骨骼
海鸟用声声尖锐雕琢鱼群掠过的粼光
我只是用舌尖尝试一块石头圆润的脊背
侵染几滴咸,我知道一匹奔波的、煽情的海企图蜗居于石头的情劫
海面所有的漂浮物付诸一生
都在垂悬、种植、收获,千帆一面别开繁华
数百年的无奈,打捞出的古船存不腐的肉身生蚝、牡蛎结痂于桅杆
只见龙爪峰,不见龙吟,云里雾里祥辉图腾我伸开有力的臂膀向海滩深挖
终于留下五指印,介于海、岛、我之间涨潮!声色澎湃
海 游
不能是一叶一木闲情逸致地漂浮
不能是一根羽毛捕捉风声
唯有颠于浪头拼下一口口海咸
无绪易被无绳之绳捆锁
不如吞下一口气,静静地储存在肋骨间
让心胸扩张,血脉与海水共鸣
犹如那头四肢不能进化的海豹,却游刃有余
海藻几乎最卑微的生命,游离于透明的苦涩
以袅娜之态养性、养生,不刻意言辞的舌簧
我目睹沉静的沙石自海的腹部脱胎
从磨砺中轮回,洁净光鲜地漫上海岸
我等船夫抽回定海的锚,探视铁爪的究竟
这是九月的海,裹在蓝色的胎液里蠕动
越来越接近十月的天空
一不小心触碰到天涯,流落一山血性
五指山
穿过五指的夹缝透视山峰
膨胀的血脉涌动着风声
林子里,风热的树身湿阴
生机滋生在霉变的斑斑点点之上
攀登在山路上,盘根错节织就的人生之梯
使脚下充满底气,没有伐木者
如能在原始森林里做一位原始人
伐木今生,最是惬意
沿途没有碰壁,却时常被倾斜
压低身段的树撞个满怀,都是情结之物
脚下的世界无有人物,比肩之处
我同是那灌木行走一根
妻子没有登顶
而她针织的手套高于我欢呼的指尖
突然地心酸,箩筐腿、驼背、歪脖子的父亲
弯拱出那么多支点,是我一大家子攀爬的老根
雨林气候根系发达
似乎整座山峰都依靠根系维持
自下而上,从一棵棵百年腐木下穿过
沐一场神浴
香 椿
修成空洞,人间烟火可以穿胸而过
撸一把嫩芽,此时是瓦罐的春天
春寻遍人间,能寄宿下来的地方不多
抱定的树不仅仅是一根木头
孙女架在脖子上紧紧抓住我的毛发
就像抱定了椿头菜
大病后的父亲背靠香椿试着站立
他的空洞囊括我的苍穹,焕发一身体香
梅花桩
往平坦的日子上插几个桩子
生硬的锤声是意外的收获
梅花开在脚上八面生风,瓣瓣如此险要
越来越接近境界,达到意境
母亲的月亮
月亮脱离了树杈上的暖巢
还没来得及退掉绒毛已站在和谐亭尖
风扫过数遍,星尘稀少
打开亲手誊写的册页,文字闪烁
经卷承载的所有重量
皆安伏在母亲粗糙的十指间
刚出炉的瓷器青花淡淡
充满泥土连脐的胎气
如此脆弱置于高悬处,开片成熟几多年
穹顶笼罩四野母亲结束了晚课,依旧没从
倒立的陀螺里走出神来,天空蓝得更尖
似乎没有了晕眩
淇水之畔
那位白眉垂悬者
是否也曾把心头的一根弦拨断
静置在此处水面试探
微澜叠翠,欲弹奏一番盛世
大鱼任性游乐置身于浅滩
江山倒影在深水处
鹿台高筑无挥杆的余地
此季,正当风好,芸芸众生
淇水悉心关照,美颜不安的人
浚县隋唐大运河遗址
在这里才触摸到隋唐依然活跃的脉搏
帆影脱离了沉泥,悬稻谷饱满流离的快感
婉约地击水,收拢于浣纱女的细微处
鼓噪的衙役走调在两块阴阳板
两位老人用简单的鼓乐把一条河复活在心弦
供养在生活里,反复地拨弹
风流人物穿梭在云溪桥洞,昔日的咏叹调
沿青石过桥,一次灵魂的转向拓展
此时的城池泊在水湾里,含一枚糖溶化
倒影与夕阳满载神都繁华的片段
(董进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荣获第五届《中国作家》郭沫若诗歌奖,《中国诗歌网》年度十大好诗,《延河》杂志年度最受读者欢迎诗歌奖,《大河》诗歌双年度诗歌奖等,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中国作家》《诗刊》《星星》《绿风》《诗歌月刊》《诗选刊》等刊物,出版诗集《看见一枚古韵的彩陶》《针灸是处世必需的手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