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托起“蘑菇云”

用生命托起“蘑菇云”

1957年11月,金银寨矿床的第一份铀工业储量报告被送到北京。次年4月,第二份铀工业储量报告又被送到北京。这两份报告的铀工业储量超过500吨,为中国发展原子能事业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1959年7月,中央地质部专业开采铀矿的第一个单位——湖南郴县七一一矿在许家洞上马,经过图纸交接和实地详查等系列工作,三〇九队十分队在六号坑道、七号坑道、八号坑道发现的优质矿石先后被开采出来,冶炼提纯后得到的高质量金属铀(铀235),被安放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上。1964年10月16日15时,伴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中国的原子弹爆炸成功!全国人民欢欣鼓舞,中国从此有了自己的核威慑力量,我国遏制战争的能力得以极大提高,中华民族的国际地位得以极大提升!

几多拼搏,几多收获,三〇九队十分队职工用汗水和生命,仅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就提交了找矿成果,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受到了相应的表彰。1958年9月,工区主任王久和与钻探工区主任黄浩生超额完成生产任务,作为代表被中央地质部推荐参加北京天安门国庆观礼活动;1959年9月,锻工许佩善改制了车床、管子床等,解决了生产急需,被邀请出席了全国群英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及邓小平的接见;1962年9月,地质科长欧积德、副科长周维勋出席二机部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地质矿床会议,受到毛泽东、陈毅的接见。机械修理工曹洪森研制成功钻机万能操作盘、钻探工罗东海革新的立轴钻杆水接头也受到表彰。三〇九队十分队提交的两项可研报告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91年获“全国地质勘查功勋单位”荣誉称号。

然而,荣誉的背后,三〇九队十分队的干部职工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由于当时的人们对于放射性纤维粉尘和氡气对人体带来危害的严重程度认识不足,相关单位提供的防护措施也不健全,大部分职工基本上暴露在充满粉尘和有害气体的工作环境中进行作业。随着钻探和坑道作业的不断推进,工人的健康问题逐渐暴露——罹患矽肺病的工人不断增多。矽肺病是一种由于长期吸入大量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所引起,以肺部广泛的结节性纤维化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严重者可影响肺功能,丧失劳动能力,甚至发展为肺心病、心衰及呼吸衰竭,直至死亡。到最后,三〇九队十分队有超过300名职工不同程度地患上了该种病症,其中139名职工患上二级矽肺病和晚期矽肺病。仅1959—1961年的三年时间里,116名患病职工先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工长朱顺波在1961年拍片时,发现已患上三级矽肺病,饱受病痛折磨的他奄奄一息地躺在病床上。消瘦的身形已完全看不出当年作为工长的他,在矿区指挥工人时鼓劲加油充满力量的样子。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他仍然惦记着矿区的事情。在与妻子和闻讯赶来看望的工友告别时,朱顺波没有悲伤和遗憾,他眼神坚定,强忍着痛苦宽慰妻子和工友:“人总是要死的,咱是共产党员,咱为中国造原子弹找到了铀矿,为中国人争了气,死了也值得了……”1962年9月,朱顺波的妻子武秀芝受邀参加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地质矿床会议,受到毛泽东、周恩来、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当周恩来总理听说武秀芝是三〇九队十分队的代表时,握住她的手动情地说道:“你们三〇九队十分队的情况我了解很多,你们为国家找矿牺牲了很多同志,共和国谢谢你们,也谢谢你们这些家属!”

1962年潘子和在体检时,被发现患上了三级矽肺病。然而,病魔并没有把他打倒,只要感觉身体稍微好点,呼吸顺畅,他仍然坚持下坑道跟工友一起工作,为碰到难题的同事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排除遇到的一些故障。工友们每次都劝他回去多休息,他总是说:“没事!没事!”1964年4月22日,潘子和同矽肺病斗争一年后,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一天,三〇九队十分队的机关、工区、小队共500多位干部职工暂停了手头的工作,全部集中到金银寨棉花岭俱乐部,为潘子和工长开追悼会。往日的金银寨棉花岭俱乐部载歌载舞,是职工们观表演、看电影,休闲娱乐的场所,是放松心情、自由快乐的地方,如今,俱乐部成了悲伤的海洋,人群聚集在一起,黑压压的一大片,却无人高声喧哗,大家心情沉痛,表情肃穆,低沉的哀乐奏响了一遍又一遍,让人顿觉天悲地恸,心如刀割。工友们从山上采来了鲜花和松枝,堆放在潘子和的灵柩前,一起来送别这位曾经朝夕相处、并肩作战,生命的最后时刻还惦记着工作,关心着工友的好同志,一起来送别这位为共和国原子弹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好工长。女儿潘风芝长跪在父亲的灵柩前泪如雨下,她撕心裂肺地哭喊着:“爹呀爹,我回来晚了,女儿还没有尽孝呀……”她的哭声带动了更多人的哭声,原本小声抽泣的人们,再也掩饰不住自己的情绪,放声大哭起来。三〇九队十分队党委书记要如意,队长李风翔亲自抬棺,他们眼含着泪水,迈着沉重和坚忍的步伐走在队伍前列,送这位平民英雄走完最后一程。

在随后的日子里,更多职工病亡的消息传来,一遍一遍抽打着已经悲伤欲绝的人们——“五四”青年突击队队长吴家英带领的24位队员,先后患上矽肺病,因公殉职;28岁的组长尹诗成被矽肺病折磨至临死前,嘴唇和鼻子因身体饱受极度痛苦而扭曲变形……1961年至1963年间,三〇九队十分队工会主席王富和干事李光复的主要工作是看望慰问矽肺病人、埋葬殉职的职工和抚恤矽肺病人家属。在死人最多的1962年,棉花岭天堂俱乐部里已经不再播放电影,人们也不在这里开展休闲娱乐活动了,这里堆放了60多具棺材,每个星期都有人2—3人死亡,每天都可听到家属撕心裂肺的哭喊声……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背后,是中南三〇九队十分队全体干部职工为祖国的核工业事业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的一段历史,是一部浸泡着苦难和奋斗,饱含着崇高理想与信念的辉煌历史篇章。目前,这支英雄的队伍已更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三一〇核地质大队,她的后辈们仍然在广西桂林等地艰苦奋斗,在崇山峻岭中挥洒汗水,在悬崖峭壁上镌刻足迹,踏着先辈的足迹,用青春和热血,为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地质技术和矿产资源支撑,不断续写着一曲曲感天动地的英雄赞歌……